書名:《陽光下的播種者──梵谷》
文:洪孟庠
圖片提供:洪孟庠
出版者:中華兒童叢書
【內容介紹】
梵谷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7年,卻是非常感人的。
他到27歲才開始畫畫,起先表現得很笨拙,經常埋怨自己畫得太差而大發脾氣。短短的十年創作生涯裡,梵谷經常徘徊在窮困生活和精神躁鬱的煎熬中,除了親愛的弟弟迪奧(也有人翻譯成西奧),再也沒有任何精神上和經濟上的支援。對梵谷來說,繪畫就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靈魂,因此他的作品裡面充滿躍動的熱情,扣人心弦,令人感動。
少年時期的梵谷,就已經潛藏著精神躁鬱的疾病,時而沉默寡言、時而暴躁不安,因而不容易被人了解。從他各時期的自畫像中可以看到他的心情,有時是深沉不安的眼神、瘦削的臉頰和深鎖的眉頭,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孤獨、不快樂;有時眼中帶著孤僻和猜疑,表現出心中的狂熱和缺乏安全感;有時候則藉由淡藍的背景和湛藍色的眼眸中,襯托出梵谷淒涼孤獨的哀愁,用旋轉顫動的特殊筆觸,顯現出身心疲憊、病情發作的痛苦,天旋地轉的景象令人難忘,好像周圍的事物不停的打轉……。
梵谷,西元1853年出生於荷蘭,父親是村子裡的牧師,這對梵谷一生影響很大,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隨時都有奉獻給別人的愛和友誼。
16歲時,梵谷在伯父的畫廊裡工作,誠實又暴躁的個性,經常因為批評買主沒眼光而得罪客人、激怒老闆。
22歲時,梵谷離開畫廊,到倫敦教法文;當他看見孩子們蒼白的臉色、連學費都付不起時,他奮不顧身的想要幫助他們,直到最後察覺自己力量太過渺小時,才無力的離開倫敦。
1878年,梵谷一個人來到比利時的伯那奇礦區,他想追隨父親的腳步,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對他們傳播福音──因為據說,伯那奇是世界上窮人最多的地方。
在那裡,梵谷跟礦工們一起流汗,親自和工人到兩千呎底下的地方工作,也和婦女們在坑口外撿拾煤渣……;他把自己的東西全都分給窮苦的工人,自己卻睡在泥巴堆上,住在全村最破舊的房子裡,光著腳,因為他決心以身體力行來代替虛偽的口頭傳教,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梵谷對此甘之如飴,一點也不埋怨,他樂於犧牲奉獻;沒想到傳教士委員會的人卻被他的熱情嚇到了,他們認為梵谷已經失去神職人員的高貴和尊嚴,因此將他革職了。
梵谷一心想做個有用的人,他懷抱滿腔熱血,想對世界有所貢獻,卻遭受無情的打擊和挫折,使他深感羞愧、痛苦。
他在一個夜裡,悄悄的回到礦區,像一個疲倦的流浪者,赤腳流血的奔走在大街上,露宿在星空下,心中充滿痛苦。
在這對期間裡,梵谷拿起畫筆,開始作畫,畫下生命中令他感動的事物,他不斷的畫出礦工們艱苦的生活,想捕捉他們這群堅強生活的勞動者,那種結實的生命力。
當他回到自己的家鄉荷蘭時,依然沒有停下手中的畫筆,他用暗沉的色系,刻畫故鄉親切的土地與人物,烈日下的貧瘠大地、耕作後的農田、正在田裡辛勤工作的農夫、織布機前埋首專心工作的工人、荷蘭家鄉的矮房屋和田裡稀稀落落的羊群……,在他筆下的人物,都因為生活苦難,身心受到磨練,而散發出一種動人的美感,即使他的技巧有些笨拙,但是感情卻極為豐富。
在他決定要當一個畫家之後,梵谷開始經常跟貧窮作戰,經常需要在餓肚子和減少創作之間抉擇;但是他寧可挨餓,也不願意少畫一些畫!生活中的麵包、畫具和房租,都是弟弟迪奧供應給梵谷,可是迪奧自己的經濟也不寬裕,梵谷真的不忍心一再的跟弟弟拿錢,只能期盼自己的畫作趕快賣掉,就可以稍微舒緩兄弟倆的經濟壓力了。
1888年,梵谷離開巴黎,他不想跟那些印象派畫家一樣,不斷的追求光影的變化,因為他愛的不是光,而是發光的太陽,因為那才是真正有熱力的生命,也是永恆的精神!
他一個人到法國南方的小鎮阿爾(或翻譯成亞爾),那是一個有熱帶陽光的小城鎮。梵谷在這裡找到自己的風格,他每天天未亮就出門,直到夜晚才回家,他把這裡感人的生命畫進畫裡,天在動、地在搖,樹叢就像龍和蛇在飛舞,麥田裡似乎滾動著洶湧的浪潮,雲也喝醉似的奔跑……。
為了租到便宜的房子,他經常到處遷居流浪,足跡踏遍各村莊,每到一個新的地方,他都覺得那裡好美,人們好可愛,到處都是畫。
梵谷邀請摯友高更前來阿爾,欣賞當地熱絡的生命力,但是高更是個情感穩重、沉澱的人,他覺得梵谷需要控制情感,他讓太陽像快要爆炸似的,樹木扭曲如蛇,上顏料像在塗油灰似的!
兩人的個性和觀念差異太大,吵架成為家常便飯,而且越吵越嚴重;有一次兩人又吵架了,高更說:「我在酷日下挖水溝、在天寒地凍的碼頭工作,凍得手都黏在繩子上,那一點都不美,一點都不高貴!我做工,只為了想繼續畫畫,因為我沒有一個弟弟可以養我!」
這些話深深刺傷梵谷,他氣得用玻璃杯丟高更,高更想離開;梵谷又苦苦哀求,請高更留下來,因為他是自己唯一的朋友。高更還是決定要離去,讓梵谷崩潰了,竟然無意識的拿刀子割下自己的右耳!
於是,梵谷被送進精神病院,在聖瑞米療養院。醫院裡面原本不讓梵谷畫畫,希望他安心休養;但是他一直苦苦哀求,院方才答應讓他外出寫生──只是,梵谷經常被人發現倒在水溝邊,只好用車載他回醫院。
他畫出一幅動人的偉大作品──「麥田工作至死的人」,這是在燦爛烈日下工作到死亡的人,他代表了死亡,但是這樣的死亡似乎並不悲傷。
梵谷離開療養院之後,前往北方的小鎮奧維,但是他的病仍然不時的發作。後來他急於畫畫,有如知道大限將至似的。
1890年,梵谷的病一再發作,讓他痛苦不堪,甚至開始吞食顏料;1890年7月27日,當他畫完最後一幅作品「麥田烏鴉」後,他覺得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竟然舉槍自盡;在他臨終之前,對迪奧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苦難永遠不會終結啊!」
梵谷的一生就在生活坎坷、生病煎熬和自我理想的掙扎中度過,短暫的生命充滿愛與苦難。
文:洪孟庠
圖片提供:洪孟庠
出版者:中華兒童叢書
【內容介紹】
梵谷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7年,卻是非常感人的。
他到27歲才開始畫畫,起先表現得很笨拙,經常埋怨自己畫得太差而大發脾氣。短短的十年創作生涯裡,梵谷經常徘徊在窮困生活和精神躁鬱的煎熬中,除了親愛的弟弟迪奧(也有人翻譯成西奧),再也沒有任何精神上和經濟上的支援。對梵谷來說,繪畫就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靈魂,因此他的作品裡面充滿躍動的熱情,扣人心弦,令人感動。
少年時期的梵谷,就已經潛藏著精神躁鬱的疾病,時而沉默寡言、時而暴躁不安,因而不容易被人了解。從他各時期的自畫像中可以看到他的心情,有時是深沉不安的眼神、瘦削的臉頰和深鎖的眉頭,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孤獨、不快樂;有時眼中帶著孤僻和猜疑,表現出心中的狂熱和缺乏安全感;有時候則藉由淡藍的背景和湛藍色的眼眸中,襯托出梵谷淒涼孤獨的哀愁,用旋轉顫動的特殊筆觸,顯現出身心疲憊、病情發作的痛苦,天旋地轉的景象令人難忘,好像周圍的事物不停的打轉……。
梵谷,西元1853年出生於荷蘭,父親是村子裡的牧師,這對梵谷一生影響很大,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隨時都有奉獻給別人的愛和友誼。
16歲時,梵谷在伯父的畫廊裡工作,誠實又暴躁的個性,經常因為批評買主沒眼光而得罪客人、激怒老闆。
22歲時,梵谷離開畫廊,到倫敦教法文;當他看見孩子們蒼白的臉色、連學費都付不起時,他奮不顧身的想要幫助他們,直到最後察覺自己力量太過渺小時,才無力的離開倫敦。
1878年,梵谷一個人來到比利時的伯那奇礦區,他想追隨父親的腳步,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對他們傳播福音──因為據說,伯那奇是世界上窮人最多的地方。
在那裡,梵谷跟礦工們一起流汗,親自和工人到兩千呎底下的地方工作,也和婦女們在坑口外撿拾煤渣……;他把自己的東西全都分給窮苦的工人,自己卻睡在泥巴堆上,住在全村最破舊的房子裡,光著腳,因為他決心以身體力行來代替虛偽的口頭傳教,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梵谷對此甘之如飴,一點也不埋怨,他樂於犧牲奉獻;沒想到傳教士委員會的人卻被他的熱情嚇到了,他們認為梵谷已經失去神職人員的高貴和尊嚴,因此將他革職了。
梵谷一心想做個有用的人,他懷抱滿腔熱血,想對世界有所貢獻,卻遭受無情的打擊和挫折,使他深感羞愧、痛苦。
他在一個夜裡,悄悄的回到礦區,像一個疲倦的流浪者,赤腳流血的奔走在大街上,露宿在星空下,心中充滿痛苦。
在這對期間裡,梵谷拿起畫筆,開始作畫,畫下生命中令他感動的事物,他不斷的畫出礦工們艱苦的生活,想捕捉他們這群堅強生活的勞動者,那種結實的生命力。
當他回到自己的家鄉荷蘭時,依然沒有停下手中的畫筆,他用暗沉的色系,刻畫故鄉親切的土地與人物,烈日下的貧瘠大地、耕作後的農田、正在田裡辛勤工作的農夫、織布機前埋首專心工作的工人、荷蘭家鄉的矮房屋和田裡稀稀落落的羊群……,在他筆下的人物,都因為生活苦難,身心受到磨練,而散發出一種動人的美感,即使他的技巧有些笨拙,但是感情卻極為豐富。
在他決定要當一個畫家之後,梵谷開始經常跟貧窮作戰,經常需要在餓肚子和減少創作之間抉擇;但是他寧可挨餓,也不願意少畫一些畫!生活中的麵包、畫具和房租,都是弟弟迪奧供應給梵谷,可是迪奧自己的經濟也不寬裕,梵谷真的不忍心一再的跟弟弟拿錢,只能期盼自己的畫作趕快賣掉,就可以稍微舒緩兄弟倆的經濟壓力了。
1888年,梵谷離開巴黎,他不想跟那些印象派畫家一樣,不斷的追求光影的變化,因為他愛的不是光,而是發光的太陽,因為那才是真正有熱力的生命,也是永恆的精神!
他一個人到法國南方的小鎮阿爾(或翻譯成亞爾),那是一個有熱帶陽光的小城鎮。梵谷在這裡找到自己的風格,他每天天未亮就出門,直到夜晚才回家,他把這裡感人的生命畫進畫裡,天在動、地在搖,樹叢就像龍和蛇在飛舞,麥田裡似乎滾動著洶湧的浪潮,雲也喝醉似的奔跑……。
為了租到便宜的房子,他經常到處遷居流浪,足跡踏遍各村莊,每到一個新的地方,他都覺得那裡好美,人們好可愛,到處都是畫。
梵谷邀請摯友高更前來阿爾,欣賞當地熱絡的生命力,但是高更是個情感穩重、沉澱的人,他覺得梵谷需要控制情感,他讓太陽像快要爆炸似的,樹木扭曲如蛇,上顏料像在塗油灰似的!
兩人的個性和觀念差異太大,吵架成為家常便飯,而且越吵越嚴重;有一次兩人又吵架了,高更說:「我在酷日下挖水溝、在天寒地凍的碼頭工作,凍得手都黏在繩子上,那一點都不美,一點都不高貴!我做工,只為了想繼續畫畫,因為我沒有一個弟弟可以養我!」
這些話深深刺傷梵谷,他氣得用玻璃杯丟高更,高更想離開;梵谷又苦苦哀求,請高更留下來,因為他是自己唯一的朋友。高更還是決定要離去,讓梵谷崩潰了,竟然無意識的拿刀子割下自己的右耳!
於是,梵谷被送進精神病院,在聖瑞米療養院。醫院裡面原本不讓梵谷畫畫,希望他安心休養;但是他一直苦苦哀求,院方才答應讓他外出寫生──只是,梵谷經常被人發現倒在水溝邊,只好用車載他回醫院。
他畫出一幅動人的偉大作品──「麥田工作至死的人」,這是在燦爛烈日下工作到死亡的人,他代表了死亡,但是這樣的死亡似乎並不悲傷。
梵谷離開療養院之後,前往北方的小鎮奧維,但是他的病仍然不時的發作。後來他急於畫畫,有如知道大限將至似的。
1890年,梵谷的病一再發作,讓他痛苦不堪,甚至開始吞食顏料;1890年7月27日,當他畫完最後一幅作品「麥田烏鴉」後,他覺得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竟然舉槍自盡;在他臨終之前,對迪奧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苦難永遠不會終結啊!」
梵谷的一生就在生活坎坷、生病煎熬和自我理想的掙扎中度過,短暫的生命充滿愛與苦難。
書本後面還附上梵谷的詩:「流浪人夜曲」、「我曾愛過」、「我要捕捉太陽」、「夜」、「醉歌」、「隱士」等作品,還有5則梵谷說過的話、弟弟迪奧看梵谷、嘉舍醫師看梵谷……等;也有「臺灣孩子話梵谷」、「我看梵谷的自畫像」、「臺灣孩子畫說梵谷的藝術」、「聽畫在說話」、「臺灣兒童給梵谷的一封信」……等。
※《哥哥─梵谷的故事》書本內容:
※學習單:
2.《梵谷——流動的漩渦》:
3.《我的梵谷》:
http://pc2052yeh.blogspot.tw/2010/01/blog-post_07.html
※梵谷的向日葵作品:
https://kknews.cc/culture/6bvqbp.html
※梵谷的向日葵作品:
https://kknews.cc/culture/6bvqbp.html
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