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僅供班級共讀教學參考使用, 請大家務必購買正版書籍!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繪本介紹:20個銅板

繪本介紹:《20個銅板》
文‧圖:陳建祥
出版者:格林文化事業
出版年月:初版一刷:2008年10月
     初版二刷:2009年7月
    【內容介紹】
   前面四頁都是連環圖畫,沒有文字敘述。
   (一個女生坐在月台上,看看手錶的時刻,沒多久火車進站了,女生起身,上了火車,找到座位就座,車票上顯示「82.08.27,臺北→臺東」。   
        她放下隨身背包,看見一個小男生趴在前方座位的椅背上看著自己。她對他微笑一下打個招呼,低頭從包包裡拿出一隻紙鶴,走過去送給小男孩。小男孩的家人回座位,叫他坐好,小男孩便開始玩起手上的紙鶴。
   畫面跳到一間屋子的門口,一個光頭小男孩穿著白色背心和短褲,光著腳丫子坐在矮凳子上,高舉左手,右手撐著頭,面向門外;長板凳就是他的書桌,上面擺著書本和筆,書包丟在凳子的椅腳邊。)
   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爸媽常常得到外地打零工,一出去就是好幾天,只留下一點點錢和米給弟弟和我。
   那時候常常有一位老伯伯騎著腳踏車在街上賣饅頭。每次看到大家手裡捧著熱騰騰的饅頭,弟弟和我心裡總是非常羨慕。
   有一天,弟弟突然說他想吃饅頭,但是我的口袋裡卻只有幾個一毛錢銅板。
   「只要我們有二十個銅板,就可以買饅頭吃。」我這麼告訴他。
   就這樣,弟弟和我開始在街上到處尋找別人不小心掉的銅板。
   (他們在米店堆放的麻布袋底下的木板下面、別人家的狗籠子旁邊──還把狗吵醒而被狗追、爬下很陡的草坡去小溪裡面撿……)
   最後,我們終於湊齊了二十個銅板,弟弟大聲歡呼說:「我們有饅頭可以吃了。」
   第二天,弟弟和我一整天都坐在家門口等著,很怕一不小心就錯過老伯伯的出現。
   後來,腳踏車齒輪轉動聲伴隨著叫賣聲從遠方緩緩傳來,我們知道賣饅頭的老伯伯來了。   這時,我卻不好意思的躲在門後,讓弟弟拿著銅板向老伯伯買饅頭。
   我把期待好久、終於買到的饅頭撕成兩半,一半分給弟弟。饅頭雖然小,但是我們卻吃得很高興、滿足。
   (弟弟在路邊停放的攤販推車底下、堆放木板等廢棄物堆中、路邊挖水管的工地中……到處撿銅板)
   後來,每當我們湊齊二十個銅板,就會向老伯伯買饅頭。
   有一天,老伯伯告訴弟弟他家裡經常有賣剩的饅頭,如果肚子餓可以在傍晚時過去拿。   就這樣,每天我帶著弟弟走半小時的路到老伯伯家。
   而我還是會很不好意思的躲在屋外,等弟弟拿饅頭出來後,再一起滿足的邊吃邊回家。   我總是在心底默默的向老伯伯說謝謝,感激他溫暖了弟弟和我的心。
   這種情形持續了好幾年,直到我北上半工半讀。
   而那也是我最後一次看到老伯伯的身影。
   現在,每當我肚子餓的時候,總是會想起那熱騰騰的饅頭。 
  有一天,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回家鄉,鼓起勇氣親口向老伯伯道謝。
   只是不知道老伯伯的身體是否還像以前一樣健康、爽朗。
   一路上我既緊張又期待,想著該怎麼表達這些年來的謝意。
   沒多久,我就找到老伯伯住的地方。
   只是一切都太遲了。
   眼前的小木屋已經殘破不堪,鄰居告訴我老伯伯在好幾年前就已經過世了。
   這是我第一次踏進老伯伯的家。我在屋內注視了好久,心情十分低落。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又買了一顆饅頭。當我大大的咬下一口時,眼淚卻不自覺的流了下來。 
  後來,我把深藏在心中的遺憾轉化成一股動力,主動加入醫療志工的行列,希望可以化小愛為大愛,溫暖更多人的心。
   現在,每當我服務需要協助的病患和老榮民時,心裡總是覺得十分甜蜜、開心。 
  老伯伯的愛就像是一顆種子,如今已經在我的心中發芽、成長,而我也願意將愛的種子,散播到更多人的心田裡,讓這個世界充滿著關懷,讓所有人都能得到這份無私的愛。

     後記──
   這是一個曾經刊載於《人間福報》上的真實故事。故事發生在三十幾年前臺東縣池上鄉的一個眷村中。女主角劉美玉小姐的父母因為無法僅靠著小小的田地養活全家大小,只好四處打零工貼補家用。有時候父母外出之前所留下錢和米不夠用,姊弟兩人才會在街頭巷尾到處蒐集一毛錢的銅板,向老榮民買顆又暖又香的饅頭。劉美玉小姐曾於臺中榮民醫院擔任急診室義工十年,現與先生擔任后里啟明學校志工輔導老師。她把當年未能親口向老伯伯道謝的遺憾轉化成一股動力,希望能將老伯伯當年給她的小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這個世界充滿愛與關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