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枋橋的故事》──穿越時空遇見老枋橋
文字編撰者:林秀美
構圖繪製者:張世馨
出版者:新北市枋橋文化協會
出版年月:2013年07月初版一刷
【內容介紹】
數百萬年前,臺灣地區陸續發生火山爆發、造山運動、河川襲奪,海水漲起又退落,在臺北地區的形成盆地地形。
淡水河的三大支流是基隆河、新店溪和大漢溪,滋養這片土地。
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地生活,大約二千年前,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遷移到此地,沿著河川兩岸,建立許多部落。
在大漢溪和新店溪的平地上,住著兩個部落,武朥灣社和擺接社。
荷蘭統治時期,曾經派人調查附近的人口及生活情形,當時武朥灣社有55戶235人,擺接社有12戶54人。
清朝時期,福建省漳州府有一位20歲的青年,名叫林秀俊,到臺灣臺中的大甲開墾,等他事業有成,在西元1732年北上發展。當時北部發生瘟疫,略懂醫術的他,熬煮湯藥治癒很多原住民;頭目為了感謝他,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共同開發。
他們開鑿水圳,名叫大安圳,有10公里長,8公尺寬,從媽祖田到四汴頭,耗費十年才完成,從此可以灌溉廣大的枋橋地區土地,讓這片土地經常豐收,成為北臺灣的大米倉。
枋橋早期依賴水運,將農作物運送到外地販賣,湳仔溪是主要河道,往上游可以到桃園大溪,下行可以到新莊,轉換大船,再運送到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各地。
枋橋最早的商業街是新興街。
西元1847年,林本源家族在枋橋蓋了一棟弼益館點收穀物,幾年後就在此建設宅邸;西元1853年,三落大厝完工,林家從大溪遷居枋橋。
當時因為漳州人和泉州人經常發生械鬥,為了安全,林家主導,興建修築枋橋城,在西元1855年完工。
枋橋最早的觀音廟,是南雅夜市附近的接雲寺,是西元1867年落成的。
大觀書社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附近的大屯山和觀音山,是在西元1863年落成的。西元1873年,書社增建教室,創辦義學,改稱為大觀義學,重金禮聘學問淵博的講師,讓枋橋成為北臺灣的文化重鎮。
西元1888年五落大厝完工,西元1893年完成現在的林本源園邸的規模。
西元1893年,劉銘傳籌畫建設的西部縱貫鐵路通車,由基隆經臺北、新莊、迴龍,越過龜崙嶺(現在的龜山鄉),南下新竹。
到了日治時期,重新規劃鐵路的路線,火車改由臺北、艋舺、枋橋、樹林、桃園,南下新竹。
西元1901年完工的枋橋車站,讓枋橋的交通繁榮發達,甚至出現一首歌謠《枋橋查某》,形容枋橋熱鬧、進步、美女多。
西元1899年,日人借用大觀義學,創設枋橋公學校,到西元1908年,學校不敷使用,林家捐地建設現在的板橋國小,讓子弟們有良好的讀書環境。
日本總督親自書寫《枋橋建學碑》,讚頌林家義行,並邀請日本書法家日下部東作書寫。
日本總督親自書寫《枋橋建學碑》,讚頌林家義行,並邀請日本書法家日下部東作書寫。
附註:朥,音同「撈」,注音符號輸入法打不出來,要用倉頡輸入法,輸入倉頡碼「BFF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