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僅供班級共讀教學參考使用, 請大家務必購買正版書籍!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枋橋的故事》學習單

《枋橋的故事》學習單        年      班      號    姓名

文字編撰者是:

構圖繪製者是:

出版社是:

出版年月是:

1.臺北地區的地形是屬於(           )。

2.淡水河的三大支流是(               )(                )(               )。

3.大約2000年前,住在臺北盆地的平埔族是(                           )族。

4.早期在大漢溪和湳仔溪的兩岸附近,住著(            )社和(            )社兩個部落。

5.清朝時期,福建省漳州府有一位20歲的青年,名叫(                    ),到臺灣的大甲開墾,等他事業有成,在西元1732年北上發展。當時北部發生瘟疫,略懂醫術的他,熬煮湯藥治癒很多原住民;頭目為了感謝他,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共同開發。

6.他們開鑿水圳,名叫(             )圳,有10公里長,8公尺寬,從媽祖田到四汴頭,灌溉廣大的枋橋地區土地,讓這裡經常豐收。

7.枋橋最早的商業街是(          )街。

8.西元1847年,林本源家族在枋橋蓋了一棟(                 )館點收穀物,幾年後就在此建設宅邸;1853年,三落大厝完工,林家從(                )遷居枋橋;西元(                 )年五落大厝完工,西元(                 )年完成現在的林本源園邸的規模。

9.當時因為(         )州人和(         )州人經常發生械鬥,為了安全,林家主導,興建修築枋橋城,在西元(             )年完工。

10.板橋最早的觀音廟,是南雅夜市附近的(                )寺。

11.大觀書社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附近的(                )山和(                )山。

12.西元1899年,日本人借用大觀義學,創設(            )公學校。

13.看完這本書,你的心得感想是什麼?請至少寫30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