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僅供班級共讀教學參考使用, 請大家務必購買正版書籍!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向夢想前進的女孩》繪本介紹


書名:《向夢想前進的女孩》
作者:劉清彥
繪圖:蔡達源
出版者: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內容介紹】
前言:
1921年,臺灣出現了第一位女醫師,她在臺中開設一間大型婦產科醫院,還成立了產婆訓練學校。由於她的醫術高明,又照顧貧苦人,使醫院聲名大噪。當時臺中市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由她和她的學生所接生的。
她是蔡阿信,被稱為「臺中之母」。

「阿爸──」
「快下去!阿信,你不能上來呀!你要做什麼?」
「阿爸,人家好想你……」
「好啦!好啦!快下去!聽話!」
「阿爸,我長大以後要當醫生,把你的病醫好。」
阿爸看著小阿信,久久說不出話來。
阿信的爸爸還是沒有熬過肺病的折磨。
爸爸過世後,生前用過的東西都要燒掉,阿信趁大人不注意時,偷偷把爸爸的聖經藏起來,那是當牧師的爸爸最寶貝的東西。
「阿爸,我長大以後要當醫生。」五歲的阿信這麼說,她相信在天堂的爸爸一定會聽見。
隔年,媽媽帶著阿信和妹妹改嫁。繼父非常疼愛阿信,常常帶她上街買東西或收田租。
每回遇見買菜的嬸嬸們,大家都忍不住對她說;「這麼可愛的小姑娘,長大了給我兒子當新娘,好不好?」
「不要!」阿信最討厭聽見這句話,她總是氣呼呼的回答:「我長大以後不當新娘,我要當醫生!」
不過,沒有人會把阿信的話當真。只有繼父覺得她聰明又靈巧,堅持將不滿六歲的阿信送進私人學堂,跟著老秀才讀《三字經》。
學堂裡年紀最小的阿信,雖然完全不懂《三字經》的意思,卻還是用自己的想像,很快背完全文。
不到一年,不管是《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和《論語》,阿信都能琅琅上口。
八歲那年,阿信轉到「大稻埕公學校」學習日文。當時全校只有兩個女生,每天放學,總有些頑皮的男生喜歡捉弄她們,拉她們的辮子、用腳踩她們,或是圍著她們嘻嘻哈哈的又唱又跳,直到把她們鬧哭了,才一哄而散。
沒多久,學校裡只剩下阿信一個女孩。
因為這樣,阿信特別受到日籍老師大苗先生疼愛。他常常託親友從日本寄來故事書和小飾品給阿信,有好吃的東西也不忘留給她。
甚至當他知道阿信被男生欺負時,不但把那些那些調皮的男生狠狠罵了一頓,還天天護送阿信回家。
三年後,阿信的媽媽聽說,從加拿大來臺灣傳教的馬偕博士,在淡水開辦了女子學校,便決定讓阿信去那裡就讀。
大苗先生雖然捨不得阿信,還是親自帶她去淡水女學校報到。
「阿信,」開學典禮結束後,大苗先生對她說:「好好用功,將來去日本讀書。」
「嗯,」阿信向大苗先生深深一鞠躬。
阿信當時還不滿十二歲,是女學校年紀最小的學生。
負責管理學校的是來自加拿大的金姑娘和銀姑娘。金姑娘講話快、性子急,銀姑娘的動作總是慢吞吞,但是她們教起課來非常嚴厲,所有學生都不敢去上她們的英文課,只有阿信例外。阿信成了英文課唯一的學生。
有一天,金姑娘要阿信寫信給已經回加拿大的馬偕博士,為他祝賀五十歲生日。
阿信從來沒寫過英文信,很怕寫錯或寫不好,但她還是鼓起勇氣把信寄出去。
沒想到三個月後,她卻意外收到馬偕博士寄來的聖誕禮物,裡面有張聖誕卡和三本圖畫書。
阿信高興得又叫又跳!
那年寒假,繼父染了肺病,又操勞過度,住進療養院。
阿信常常去探望繼父,看見他原本健壯的身體日漸消瘦,小時候爸爸病逝的情景,又浮現腦海。
「阿爸,」每次探望繼父,阿信都對他說:「你要等我,我一定會當醫生!」可是,阿信的繼父還是沒有等到那一天。
繼父剛過世,阿信就聽說大苗先生也病了。
她去探望大苗先生,沒想到來開門的大苗先生,讓阿信嚇了一大跳。
大苗先生告訴阿信,因為眼睛失明,他必須回日本去了。
「到日本的時候,記得來看我,」這句話是大苗先生臨別前的請求。
「嗯……」阿信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快畢業了,幾乎每個女孩都接受家裡的安排準備結婚,只有阿信要去日本讀醫學院。
「那是男人才會去讀的。」
「沒有女人當醫生。」
「讀醫科很辛苦,妳讀不來啦。」
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
「誰說的,」阿信的態度很堅定。「我偏要去!」
十七歲的阿信搭上前往日本的船。她向送行的親友揮手道別,腦中不斷的想起過世的兩位父親和失明的大苗先生。
「阿爸,我一定會當醫生!」阿信喃喃的說。
她相信在天堂的兩位爸爸,一定也聽見了。
後來呢?
阿信到了日本,在金姑娘的引薦下先在聖瑪格麗特女學校讀了兩年語文,然後考上日本唯一的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經過八年苦讀,1921年學成返國,成為臺灣第一位女醫生,當時各大報都以大篇幅報導,引起極大矚目。
回國後,蔡阿信先到臺北醫院(現在的臺大醫院)實習。1926年,她和先生決定在臺中開業,成立專職婦產科的清信醫院。由於她的醫術高明,加上她對貧困者特別照顧,醫院聲名遠播,來求診的病患和產婦也越來越多。為了服務更多民眾,蔡阿信成立第一間產婆訓練學校,親自授課訓練學生。當時臺中地區約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由她和她的學生接生,蔡阿信也因此被稱為「臺中之母」。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蔡阿信被迫結束醫院和產婆學校的經營事務,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從事醫療研究,之後接受已經返國的金姑娘邀請,到加拿大參訪,並暫時定居溫哥華。
戰爭結束後,蔡阿信回到思念已久的家鄉,準備再次行醫濟世,但因為戰後社會局勢非常混亂,使她不得不再次離鄉移居加拿大,從事醫學研究工作。其間她也不斷到各大醫院實習觀摩,自我充實。只是她一心回到臺灣的心願一直沒辦法實現。直到1979年,蔡阿信才終於得以返臺探親,並且在隔年成立「至誠服務基金會」,為寡婦提供關懷和保健服務,同時關心那些孤苦無依的老婦人。
蔡阿信九十一歲時,因病住進加拿大醫院療養,三年後與世長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