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僅供班級共讀教學參考使用, 請大家務必購買正版書籍!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繪本介紹:米開朗基羅


書名:兒童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力與美的雕塑大師》
編著:江學瀅
出版者:明天國際圖書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內容介紹】
一、 導讀:世界第一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
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這三位藝術家,在西洋美術史上稱為「文藝復興三傑」,其中的米開朗基羅,是少數集雕刻、建築、繪畫之專長於一身的偉大藝術家,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米開朗基羅十三歲進入吉爾蘭戴歐的門下之前,就已經展現他的才華;在他三十七歲時,就以西斯汀教堂的頂篷壁畫贏得「藝術之神」的美稱。之後,米開朗基羅得以接獲一件又一件的巨幅委託作品,可見當時他受重視和受歡迎的程度。
不管哪一類的作品,米開朗基羅通常都透露出人物個性上反映出來的豪氣;他最專長的男體裸像與雕刻,也因此而具有強烈的張力,深深吸引世人的目光。
他認為自己是個雕刻家,使用大理石材,細膩的雕刻出皮膚的光澤與彈性、肌肉與骨骼的線條與力度、衣服的縐摺與紋路……,讓每件作品彷彿被賦予生命般栩栩如生,似乎隨時會從架上走出來似的令人驚嘆!
二、 米開朗基羅生平年表:
1475:米開朗基羅出生,父親洛杜維柯是行政官,自視甚高但是收入微薄;母親法蘭潔絲卡生下么弟後,同一年過世。
1488:十三歲,成為吉爾蘭戴歐的學生,跟隨老師學畫。
1489:受樞機主教拉古洛拉的委託,製作大理石像「聖母哀子像」。
1501:回到佛羅倫斯,接受製作「大衛」雕像。
1504:完成「大衛」雕像。
1506:受到出土的「勞孔」雕像影響。
1508:受教宗委託,在羅馬西斯汀教堂的頂篷壁畫「創世紀」。
1512:完成「創世紀」,獲得極大的好評。
1519:開始設計麥第奇家族聖羅倫佐教堂的麥第奇禮拜堂。
1534:返回羅馬,受委託開始製作西斯汀教堂祭壇後壁畫「最後的審判」。
1546:進行羅馬聖彼得大教堂改建工程。
1564:二月十八日辭世,享年六十七歲,葬於佛羅倫斯聖克羅齊教堂。
三、 大師小傳:
1、 文藝復興的誕生:
「文藝復興」源起於義大利,大約從十四世紀開始萌芽,在十六世紀到達顛峰。它的意涵包括「再生」和「新生」兩部分,當時許多藝術家以這樣的理念進行創作,米開朗基羅就是其中之一。
西洋文化中,早期的希臘、羅馬等高度文明,在漫長的中古世紀幾乎消聲匿跡,無論各學科,都沒有太多的發展與進步。到了十四世紀,由於經濟發展與科學進步,人們開始崇尚古文明的樣式,因此在各方面都希望回復到古希臘、羅馬文明的精神。
在藝術創作的層面,無論是建築、雕刻或是繪畫,都因為崇尚古典主義,樣式深受其影響。然而文藝復興時期的各種作品,並不是一味的抄襲和模仿,而是仍能注意融入當時的時代風格,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2、 童年的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出生於西元1475年03月06日,義大利佛羅倫斯東南方的小鎮卡普雷斯,這個小鎮為了紀念這位藝術大師,,已經將鎮名改成「卡普雷斯‧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有良好的家世,家族在當地歷史悠久。他的父親是個政府官員,對自己的家世相當自負;可是當時已經是家道開始中落,經濟並不富裕。
米開朗基羅有五個兄弟,他排行第二,哥哥比他大兩歲,最小的弟弟小他六歲。他母親在生完小弟那年就過世了,使得米開朗基羅小時候是跟奶媽一起度過的。
3、 藝術家的形成:
米開朗基羅從小跟著奶媽長大,奶媽住在生產大理石的塞提亞諾鎮,先生是開採大理石的工人,使得米開朗基羅從小就與大理石為伍。米開朗自己曾經說過,他不僅喝下奶媽的奶,也一起喝下鑿子和鎚子。
童年的米開朗基羅對創作非常有興趣,可是父親極力阻止,希望他可以成為政府官員;於是米開朗基羅被送到文科學校就讀,可是米開朗基羅還是喜歡藝術,在課餘石經經常畫素描,使他的才華很快被老師發現。
後來,,父親只好不情願的將米開朗基羅送到當時知名的畫室學畫,當時他只有十三歲,就有機會拜吉爾蘭戴歐為師,跟著他學畫。不久,他發現老師經常不在,於是米開朗基羅隔年又轉向雕刻家貝爾托多學習。
4、 年輕享有盛名:
雕刻家貝爾托多當時是替佛羅倫斯最有名望的麥第奇家族工作,他所掌管的學校是一所很好的私立美術學校;可惜當時政局不穩,無法讓藝術家長時間在同一個地方工作,米開朗基羅在1496年搬到羅馬,往後幾年,他經常在佛羅倫斯和羅馬兩地往來。
21歲時的米開朗基羅,在雕刻上已經小有名氣,遷居羅馬不久之後就經常接受委託,著名的「聖母哀子像」就是完成於這個時期,目前置放於羅馬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內。
1501年之後,佛羅倫斯的政局開始穩定下來,米開朗基羅搬回家鄉,不久就接受政府的委託,雕刻著名的「大衛」雕像,並於1504年完成。
米開朗基羅的大理石雕像給人栩栩如生的感受,他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誰有不知道;當他十三歲進入畫室拜師時,不但沒繳學費,還領有薪水,應該是當時他的技術精良,表現已經十分優異了。
5、 努力不懈的創作:
1506年,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接受教宗朱里斯二世之托,預計為他的陵寢製作四十座大理石雕像。
米開朗基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卡拉拉礦場監督大理石的開採,可惜這個計畫並未實行。後來,教宗反而要米開朗基羅繪製西斯汀教堂的頂篷壁畫。
花了幾年的時間,當教堂的頂篷壁畫完成時,壁畫壯闊的氣勢,讓三十七歲的米開朗基羅再次受到肯定,得到「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的美稱。
擁有盛名的米開朗基羅開始接受一件又一件的委託,也擔任建築師,設計麥第奇家族的圖書館,晚年還參與聖彼得大教堂的改建工程等工作。
米開朗基羅雄偉的創作風格和他剛烈、率直的個性有關,他不喜歡成功之後變得驕傲矯情的人,所以不斷的努力,並珍惜自己的表現機會,因而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敬重。
他以八十九歲的高齡過世,葬於家鄉佛羅倫斯;而他偉大的藝術成就,則持續不斷的影響後來的藝術家。
四、 畫作故事:
1、 溫柔的母愛──聖母哀子像:
耶穌是神之子,為了拯救世人來到世上,母親瑪利亞是溫柔的女性;耶穌平常做了很多助人的善事,並且宣揚神的作為,是個全然無罪的好人。但是在他三十三歲的時候,因為受人陷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米開朗基羅的這件作品就是耶穌受難後,母親瑪利亞哀傷的抱著兒子的遺體,悲傷難過的樣子。
米開朗基羅在二十五歲時,受樞機主教拉古拉洛的委託,製作這件雕塑品,他選用卡拉拉採石場粉紅色光澤大理石,並親自監督開採礦石的過程。
當這件作品公佈時,許多人誤以為米開朗基羅是米蘭人;所以他在半夜偷偷進入教堂,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聖母的衣服上──這也成為他唯一有簽名的雕塑作品。
2、 世界上最英俊貌美的男子──大衛:
大衛原來是一位牧羊的少年,雖然長相俊美卻不驕傲。在戰爭期間,英勇的打敗敵國的大巨人──哥利亞,成為古代以色列的國王。
米開朗基羅在1501年接受政府的委託製作這尊雕像,原本要放在大教堂中,後來因為作品太優秀了,被放到佛羅倫斯的維奇歐宮廣場。對佛羅倫斯人來說,能看到這尊為自由而戰的英雄的雕像,就是看到他們的理想。
這尊雕像是以卡拉拉的純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高430公分,雄偉壯觀,令人不由得興起敬畏之心。
自從1872年起,原本放在廣場上的「大衛」雕像原作,被安置在佛羅倫斯藝術學院的美術館裡面;而戶外的廣場上,則放了複製品供人欣賞。
3、 世界的起源──創世紀:
在基督教的故事中,上帝創造世界之前,世界上什麼也沒有。當上帝開始創造世界時,第一天,祂把光明和黑暗分開,創造白天和黑夜;第二天,祂把水分成上和下,中間是空氣;第三天,上帝把地上的水聚成海洋,露出的土地變成陸地,還讓各地長滿植物;第四天,祂創造太陽、月亮和星星;第五天,祂又創造天空的飛鳥和水底的魚;第六天,上帝創造萬物之後,又按照自己的模樣,創造人類,把各種蔬菜、果實給人類當作食物,要人類當世界的管理者;第七天,祂累了,需要休息,所以那一天是安息日。
這段故事寫在《聖經》一開始的地方,告訴大家世界的起源。米開朗基羅在畫西斯汀教堂的頂篷壁畫時,根據這段《聖經》故事所描寫的內容為主,花了四年才完成。
《亞當的創造》是整件《創世紀》作品中最精采的部份之一,《聖經》中說,上帝完成亞當的塑像之後,祂吹了一口氣,亞當就有了生命。
圖畫中,斜躺在左邊的亞當,身體肌肉結實,舉直左手,手指和手掌無力的下垂,毫無生氣。上帝迎著強風,往前伸出強而有力的右手手臂,手指指向亞當,卻沒有碰在一起,好像要隔空傳遞一股源源不絕的電流,讓亞當開始有生命力,整個構圖也使畫面充滿緊張的氣氛,極具戲劇張力。
4、 世界的結局──最後的審判:
《聖經》故事中提到,世界末日時,神會來到世界上審判做壞事的人。
這件作品,就是當時的教宗保祿三世,請米開朗基羅將最後的審判的景象畫下來,好告誡教徒和觀賞的人。
這幅作品位於西斯汀教堂東邊的牆面上,整面牆都被這幅圖畫佔滿,成為當時最巨大的濕壁畫。畫中總共有三百多個人物,包括耶穌、天使、聖人、地獄守衛者,和正要接受審判的人們…等。
這件作品在1541年10月31日公開,宏偉的氣勢讓教宗保祿三世囋嘆不已;不過畫面中沒有穿衣服的人物畫,讓許多神職人員感覺很不舒服。因此,在保祿四世時,找來畫家維爾提拉,來幫壁畫上的人物一個個「穿上褲子──腰布」;後來,教宗克利門八世因為同樣的理由,想拆除這件作品,幸好當時美術學院的畫家們極力反對、大力勸說,才得以保留這幅曠世傑作。
5、 古典端莊的建築與雕刻──米開朗基羅的建築傑作:
米開朗基羅在接受委託西斯汀教堂頂篷壁畫之前,只是雕刻家,不是畫家;在他接受委託設計聖彼得教堂的改建工作之前,他也同樣不是建築師。可是,他卻勇於接受挑戰,也認真的把工作做到最好。
當米開朗基羅擔任建築師時,他會先畫好建築藍圖,製作黏土或是木頭模型,反覆研究之後,再到工地監工,以確保建物的品質。
只可惜,他過世時,許多建案尚未來得及完工;在他去世之後,許多設計都被修改掉,不是他原來的設計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他當初設計的雄偉建築構想。
五、 重建創作現場:
重建米開朗基羅最有名的「亞當的創造」畫作的繪畫特色,讓讀者可以跟著書中建議的注意事項,模擬一幅「亞當的創造」。
1、重視質感與色調
2、添上古老色調
3、表現肉體的立體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