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僅供班級共讀教學參考使用, 請大家務必購買正版書籍!

2023年3月1日 星期三

比爾蓋茲傳記介紹

 書名:《比爾.蓋茲: 從頑童到電腦天才》

作者:吳仙姬

出版社:新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0.01

內容介紹

    比爾.蓋茲是電腦界叱吒風雲的人物,他透過電腦軟體與企業經營,贏得巨額的財富,並改變了世界的運作方式,讓人們能夠以想像不到的速度。

    比爾.蓋茲創造出的成就,總讓人驚嘆不絕!但是擁有卓越能力的他,其實曾經是個讓父母傷透腦筋的頑童,究竟在他成功的背後,有哪些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跟著這位數位世界的探險家,用熱情與智慧打開未來的窗!

目錄:

前言:改變世界的比爾蓋茲
丟棄名校哈佛的光環
中途退學的比爾蓋茲征服全世界
湖邊的怪少年
比爾蓋茲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隱形的罪犯--駭客
以軟體征服世界
盜版是犯罪的行為嗎
MS
DOS,通往成功的鑰匙
厄運的天才,蓋理基爾代爾
Windows
!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微軟公司的認股制度
微軟和蘋果電腦之爭
比爾蓋茲和史帝夫喬布斯的比較
網路戰爭開始了
比爾蓋茲的馬基維利式經營
微軟公司的最大危機
微軟公司的壟斷問題
開闢新的戰場
遊戲中毒
變身為慈善事業家的比爾蓋茲
富翁的社會責任
比爾蓋茲的奮鬥史

 

活力充沛的小比爾

    你聽過比爾蓋茲嗎?

    美國時代雜誌所票選的年度風雲人物之一就是比爾蓋茲。他創立的微軟公司,每隔幾年就推出新一代的電腦作業系統,讓電腦快速的進入更新的紀元,這個作風就和他的個性一樣,充滿活力和創新!

    比爾從小也是這樣一個活力充沛的小孩,他對任何新的事物都感到興趣。在家裡經常聽到媽媽這樣告訴比爾:「比爾不要再跳了,這樣很危險!」

    「可是,媽媽我想知道從箱子裡到底可以跳多遠!」他從大箱子跳進跳出,正在量自己到底可以跳多遠。

    在學校裡比爾經常好奇的動來動去,因為很多新的事物讓他上課時太容易分神了。

    還有,比爾也常常忘了寫作業,所以,爸爸媽媽很擔心比爾是不是不能適應學校的一切。不過,遇到他感興趣的事,比爾又會很專心的靜下來仔細研究。有一陣子他對爸爸書房裡的百科全書很感興趣,竟然不停的讀,一直從字母A的部分讀到P的部分才停止。

旺盛的求知慾

    小比爾感興趣的事不只一件。他常常迷上一件事後,會瘋狂的投入一段時間去嘗試,一直到這件事進行的很熟練,才又會把注意力換到下一個嗜好上。

    有一陣子,比爾迷上閱讀名人的傳記,經常往爸爸的書房裡跑。家人找不到他,還以為他失蹤了,最後才在爸爸的書房裡發現比爾正在看書。

    比爾喜歡閱讀名人傳記,他特別崇拜拿破崙,並且大量翻閱書籍、蒐集資料,因為他想知道更多拿破崙的事。

    爸爸媽媽很鼓勵比爾閱讀,他們教導比爾:「閱讀是要幫助你學會獨立思考,所以,看了這麼多資料之後,還要有自己的看法,這才是最重要的。」

喜歡接受挑戰

    在蓋茲家,每年夏天還有一項比爾最期待的活動,那就是爸爸媽媽會帶著比爾和比爾的姐姐、妹妹,一起到西雅圖的近郊一個叫做胡德渠的地方,和爸爸媽媽的朋友一起進行露營活動,這時候比爾會和很多同年齡的孩子玩在一起,並且舉辦一些小小的競賽,像是接力賽跑、丟雞蛋比賽和玩橋牌等。

    比爾喜歡接受挑戰,雖然比賽有輸有贏,不過,對比爾來說,能夠盡情的接受挑戰並和其他人合作一起參賽,甚至品嘗失敗的經驗,和享受最後得到勝利的感覺,都非常過癮!

進入湖邊中學第一次接觸電腦

    十三歲的時候,比爾進入一所私立學校湖邊中學去念書。

    剛開始比爾還不太願意,因為聽說這所高中的管教非常嚴格,這對不修邊幅的比爾而言實在太不自由了。不過,很快的他就發現湖邊中學有更多其他的優點,在這裡比爾第一次接觸到了電腦!

    這部電腦是許多學生家長組成的「媽媽俱樂部」用義賣的錢所添購的設備,不過,當時還很少人聽過電腦這種東西,也不知道它可以用來做什麼!從外表看起來,電腦只不過是一臺像書櫃那麼大的機器和一堆報表紙。

    第一次上電腦課的時候,老師只教了一些基本的指令,接著就讓學生自己探索嘗試。

    比爾試著輸入一些數學算式,他發現電腦很快的就計算出來了,「哇!電腦的運算能力真快!」「還有哪些指令可以讓電腦做出其他事情呢?」

    比爾很快的就被這臺機器吸引,他每天試著輸入一些簡單的程式,命令電腦工作。

    比爾想:「只要在電腦裡輸入幾行符號,就能讓這臺大機器乖乖聽你的話!做出運算,電腦一定還能作更多的事,讓我來試試看吧!」就這樣比爾一邊玩遊戲、一邊學習,不但寫出很多和電腦溝通的語言,還用電腦來玩遊戲、計算成績、畫圖,甚至控制機器、傳送資料,電腦能做的事真的好多好多!

    這也使比爾了解到電腦程式語言,也就是「電腦軟體」,其實就是電腦的靈魂,掌控著電腦的所有活動呢!

湖邊中學電腦社團

    在比爾十四歲那年,湖邊中學成立了電腦程式設計社團,大家對於電腦研究的更熱烈了。

    比爾和一位比自己大兩歲的學長保羅,成為研究電腦的好夥伴,後來,他們甚至幫忙一家叫做「西庫比」的公司,尋找電腦程式的問題,讓電腦可以執行更順利,減少當機的機會。

    雖然當時他們都還只是中學生而已,但卻找出許多錯誤,還足足寫了厚厚一本將近三百頁的「問題報告書」!

    比爾做這些自己熱愛的事情時,幾乎都忙到半夜兩、三點,有時候連吃飯都忘了,他不但廢寢忘食的投入,而且還累到倒頭就睡的地步,但卻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創立微軟公司

    隨著時代的進步,製作電腦的技術越來越發達,在他進入哈佛大學就讀二年級的時候,小型電腦已經出現,比爾認為個人電腦的時代就快要來臨了。

    於是,他和高中時代的好友保羅創辦了微軟公司,專門替電腦設計軟體程式。

    他希望電腦不只給電腦專家用而已,應該讓更多人都能使用,因此,操作的方式和畫面也應該更簡單才行。所以,他將「視窗」(windows)的概念設計在系統軟體中,讓電腦操作起來更加容易,也因為這個改變,電腦的使用者在短短幾年內擴大到數百萬人這麼多!

    這樣的研究與發明,讓比爾變成了很富有的人,不過,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專心投入他喜愛的事情,也繼續做著他熱愛的事,而且每天一樣充滿著活力。

 

※查詢維基百科:

19551028日,比爾·蓋茲出生於華盛頓州西雅圖的瑞典人醫院,父親老威廉·H·蓋茲William Henry Gates, Sr.)是當地的著名律師,他過世的母親瑪麗·麥斯威爾·蓋茲是銀行系統董事,他的外祖父J·W·麥斯威爾J. W. Maxwell)曾任國家銀行行長。比爾和兩個姊妹一塊長大,曾就讀於西雅圖的公立小學和私立的湖濱中學,在湖濱中學蓋茲認識了保羅艾倫,比爾·蓋茲是一名出色的學生,在他13歲時候就在湖濱中學接觸到了ASR-33電傳打字機並開始了電腦程式設計,他編寫的第一個程式是三連棋。而後的19713月,一家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的資訊科學公司曾找到湖濱中學的蓋茲等人,請他們幫忙編製程序,但蓋茲等人提出按著作權協定和專案產品規定收費,最終他們獲得了這個程式利潤的10%,並獲得應得的著作權費等,所以蓋茲常以個人自由和維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而聞名。

在蓋茲17歲那年,艾倫推薦給蓋茲一款英特爾軟體公司推出的一款名為Intel 8008的處理器晶片,之後他們用其設計了一款計算交通流量的機器,並成立了交通資料公司。在蓋茲進入哈佛大學前,曾在華盛頓特區擔任一名眾議院服務人員,在其實習期間,曾以每枚5美分的價格買入5000枚麥戈文-伊格爾頓紀念章,之後當喬治·麥戈文伊格爾頓擠出總統候選人時,他以每枚25美分的價格賣出了這些紀念章,賺了數千美元。而後的1973年,蓋茲參加了SAT考試,獲得了美國優秀學生獎學金,之後進入哈佛大學成為了一名新生。他在前任的微軟執行長史蒂夫·巴爾默家的大廳住了下來。在哈佛期間,蓋茲開發了一個程式語言版本,並為第一家微型電腦公司MITSAltair 8800設計了BASIC解譯器。

在大三那年,蓋茲離開了哈佛,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微軟。他於1975年與保羅一起創立了微軟公司。蓋茲認為電腦將會是一個寶貴的工具,它們將出現在每個辦公室、每一個家庭的桌面上。在這樣的理念之下,他們開始為個人電腦開發軟體。蓋茲本人對於電腦領域的先見之明是微軟及其軟體產業成功的關鍵。

在蓋茲的領導下,微軟不斷追求發展和改善電腦軟體的技術,使之更容易操作,更具成本效益和令使用電腦的人更感方便。

微軟

BASIC語言

1970年代,還在哈佛大學讀書的蓋茲與夥伴保羅·艾倫一起為Altair 8800電腦設計Altair BASIC解譯器。Altair是第一台商業上獲得成功的個人電腦,而BASIC語言是一種易用易學的電腦程式設計語言,蓋茲與艾倫所開發的BASIC版本就是後來的Microsoft BASIC,也是MS-DOS作業系統的基礎,而後者又是微軟公司早期成功的關鍵。Microsoft Basic後來成了Microsoft QuickBASIC,並逐漸演變成為今天依然流行的Visual Basic

1970年代早期,比爾·蓋茲寫了一封著名的《致愛好者的公開信》,震驚了資訊界。比爾·蓋茲在公開信中說:「有誰會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來做這些專業的工作?什麼樣的愛好者可以為他的產品投入三年的開發時間,並且發現所有的錯誤、編寫檔案以及免費發佈這個產品?」比爾·蓋茲宣稱電腦軟體將會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市場,資訊愛好者不應該在未獲得原作者同意的情況下隨意複製電腦程式。但是當時的資訊界受到駭客文化影響,認為創意與知識應該共享。比爾·蓋茲隨後離開校園,一手創辦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微軟公司,並逐漸將軟體產業化。

IBM合作

但是比爾·蓋茲的商業手法往往招至非議,其中之一就是MS-DOS的來源。在1970年代末,IBM正在計劃進入個人電腦市場,並在1981年正式推出了IBM個人電腦。IBM需要為自己的產品尋找基於特爾x86系列處理器的合適作業系統IBM在與另一家公司簡短談判後找到了微軟,據稱微軟在手上沒有任何籌碼即提出DOS一詞。而微軟則又在未告知自己正在與IBM談判的情況下,靠關係找到了西雅圖電腦公司,以據說是5美元的價格向該公司購買他們所開發的作業系統(微軟的支持者稱,當時微軟與IBM有協定,規定微軟不得向外界透露談判事宜)。微軟將該軟體更名為PC-DOS,再授權IBM使用該作業系統。微軟還與其他電腦生產商談判,將經過更改後的MS-DOS系統安裝到每一台新電腦上。事後西雅圖電腦控告微軟在未告知事實的情況下以極低的價格購買該公司的產品,但是雙方最終達成庭外和解。

1980年代中期比爾·蓋茲對光碟作為資料儲存媒介的前景感到樂觀,因此積極推廣CD-ROM

Windows作業系統

微軟發佈Windows 1.0時,蘋果電腦認為與其產品有相似的GUI。結果兩者達成一項許可,給微軟使用和再許可Windows 1.0衍生作品的權利。後來微軟發佈了Windows 2.03Windows 3.0,蘋果電腦認為這些版本超出了那項許可,侵犯了它的著作權,於是提起訴訟。地區法院裁決因缺乏實際一致性(Virtual Identity)而不構成侵權。蘋果的上訴被第九巡迴上訴庭駁回。

2000113日,史蒂夫·巴爾默成為微軟首席執行官,而蓋茲為自己創立一個新角色「首席軟體架構師」(Chief Software Architect)。

2008627日,比爾·蓋茲完全登出管理層,讓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巴爾默全權控制微軟。

反壟斷訴訟

更多資訊:合眾國訴微軟案

 

比爾·蓋茲的聲譽因1990年代末美國政府一系列控告微軟壟斷的案件而再度受損。蓋茲也被指控商業行為不檢點。比爾·蓋茲多次被控告,在他的領導下,微軟公司的很多商業行為違反了美國的法律。

個人生活

 

在私生活方面,比爾·蓋茲在199411日與梅琳達·法蘭奇結婚。他們育有三名孩子:珍尼佛·凱瑟林·蓋茲(1996年)、羅理·約翰·蓋茲(1999年)和菲比·阿黛爾·蓋茲(2002年)。202153日,比爾·蓋茲和梅琳達·法蘭奇在推特發表聲明宣布離婚。

2016年,比爾·蓋茲表示自己是色盲

20225月,比爾·蓋茲表示,他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並出現了輕微的症狀。

財產

投資

比爾·蓋茲不僅專注於電腦、軟體企業,對生物技術也很有興趣。他是ICOS公司的董事長,這是一家專注於蛋白質基體小分子療法的公司。比爾·蓋茲還成立了Corbis公司,它正在研究開發世界最大的可視訊息資源之一來自於全球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的藝術及攝影作品綜合數位檔案。

美國加州漢普頓溪食品公司研發出混合12種植物而成的「人造蛋」,吃起來和雞蛋一樣,希望讓人們吃得更健康;比爾蓋茲、亞洲首富李嘉誠等富豪均看好市場潛力,對該公司共投資2300萬美元。比爾蓋茲除了掏錢投資該公司,還親自擔任該公司顧問,在矽谷大力推廣人造蛋,「我們可在人造蛋裡添加開發中國家飲食缺乏的營養素,解決人民營養不良的問題」。

蓋茲是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明確支持者,至2017年止至少七次前往中國大陸。他認為,歐美很多民眾因為經濟競爭落敗而產生「向內看」的心態對世界是危險的,一帶一路戰略讓多國紛紛加入、是中國走出去幫助其他國家,「中國做出很好的表率」;他並佩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國內脫貧戰略,而全球的脫貧進展能造成世界更穩定和每個人更大利益。他的「蓋茲基金會」正在和中國商務部農業部合作推進非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認同中方以核能發電解決全球暖化的策略是最務實可行、與他長期觀點相同,他旗下泰拉能源將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探討第四代反應爐行波反應爐建設。

20202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蓋茲基金會決定捐助500萬美金緊急款項支援中國政府防疫作戰與醫護人員,並後續投資一億美金支援長期藥物研發,同時比爾·蓋茲親筆信給中國領導人表達對其行動的支援。222習近平親自回信感謝蓋茲夫婦。

著作

比爾·蓋茲寫了幾本書,其中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一書曾連續七周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        未來之路》(英語:The Road Ahead

·        未來時速》(英語: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英語: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The Solutions We Have and the Breakthroughs We Need

榮譽

外國勳章獎章

·        JPN Kyokujitsu-sho 1Class BAR.svg 旭日大綬章日本2020429日公布)

 

以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