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奇想三國2:萬靈神獸護劉備”小說介紹

 奇想三國2:萬靈神獸護劉備小說介紹



作者: 岑澎維  

繪者: 托比李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年月:2012.09

【內容介紹】:

        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竟然是賣草鞋出身!
  直到他遇上一隻萬靈神獸,
  這位三國乖乖牌終於好運連連……

  「幸運,你這次的任務,就是幫助這個小嬰兒當上皇帝。別忘了,這些事你要守口如瓶。」

  「玉皇,知道啦!」

  一隻萬靈神獸、幸運之龍,就這麼掉在一幢茅草房子的屋頂上。從此展開了六十二年的「守護」生涯。

  一介平民劉備,原靠著織草蓆、賣草鞋為生。身上留著漢室後裔的血,心中懷抱當皇帝的夢,卻苦無機會能力報效國家,只能跟打出生就守護在身邊的神龍訴說自己的抱負。一張討伐黃巾賊的布告,讓劉備結識了兩位摯友:張飛與關羽;三人義結金蘭,並一起踏上為國除賊、匡復漢室的路。

  劉備的仕途雖平順,但打仗的運氣卻不太好;勝仗時有,敗仗亦不少。唯一不變的是他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的個性,於是逃難時有粉絲團一路相挺,也有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一路相助。更重要的是,一隻玉皇派下來的幸運龍,積極的幫劉備打通關,準備帶給他超級宇宙世界霹靂無敵的幸運,用力把他推推推、推上龍椅寶座!

        劉備後來先是投靠曹操,再投靠袁紹,最後定居在劉表的地盤裡,雖然他們三兄弟幾經流離失所,但他們的義氣絲毫不減。接下來劉備三顧茅廬,將諸葛孔明請出了山,展開了他的帝王之路。最後劉備為了關羽和張飛之死而攻打東吳,卻接連失敗;讓劉備失去鬥志、一病不起,在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後便離開人世。萬靈神獸也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劉備,離開了牠守護一輩子的一代君王。

目錄

序:處處為人著想的三國模範生
人物介紹

1.萬靈神獸幸運龍
2.身世族譜都靠譜
3.賣草鞋、織草蓆
4.桃園三結義
5.怒鞭督郵大人
6.天上掉下來的官
7.看族譜脫胎換骨
8.煮酒論英雄
9.藏不住的祕密
10.情義相挺好兄弟
11.念念不忘手足情
12.久別重逢親友團
13.霹靂神駒「的盧」
14.親朋好友都按讚
15.謙虛才是王道
16.隆中對如魚得水
17.逃難粉絲團
18.逆轉勝稱漢中王
19.登上龍椅稱皇帝
20.永安宮託孤


奇想三國1:九命喜鵲救曹操

奇想三國2:萬靈神獸護劉備

奇想三國3:影不離燈照孔明

奇想三國4:少年魚郎助孫權


🐯《九命喜鵲救曹操》

一代梟雄曹操,其實是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喜鵲密探小九能扳正他的形象嗎?剛被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真面目是遊手好閒的小混混?這可不得了,難道〈月旦評〉的威信要因此毀於一旦?為了挽救〈月旦評〉的名聲,發行人許劭派出喜鵲密探小九跟隨曹操,試圖糾正曹操的行為,扭轉他的形象。經過和曹操的日夜相處,小九漸漸發現曹操不為人知的一面;糟糕的是,小九自己也在過程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萬靈神獸護劉備》

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竟然是賣草鞋出身!一隻萬靈神獸,終於讓他好運連連……家世普通、讀書不夠認真、成績不夠理想、武藝平平這樣的劉備要如何實現「當皇帝」的志願?他本身條件雖然不好,運氣卻不錯:有天上掉下來的官位、逃難時有粉絲相挺、連作戰時都有神機妙算的軍師相助。這看似順遂的仕途,目後推手竟是一隻神祕的萬靈神獸,帶給他超級無敵大幸運,用力把他推推推、推上龍椅寶座!


🐯《影不離燈照孔明》

足智多謀的孔明,為何總能料事如神?這個「影爺」似乎知道孔明背後的祕密……一代軍師諸葛孔明不僅長得帥,也是三國時期最傑出的軍事家;不僅東吳將領周瑜被他三度氣昏,連頭號敵人司馬懿都要稱讚他為「神人」!但你以為這些偉大的事蹟,都是孔明一個人的傑作嗎?為什麼孔明走到哪裡,後面都有一團黑影跟隨?這個叫「影爺」的背後靈似乎很了解孔明的想法,他跟孔明又有什麼關係?事情愈來愈神祕,疑點愈來愈多,趕快翻開本書,解開孔明不為人知道祕密……


🐯《少年魚郎助孫權》

龍王的夢,竟然讓太湖畔誕生一位打魚郎?他和一代江東主人孫權的霸業又有什麼關連?孫權,藍眼子鬍子的東吳新主公,十九歲就扛下江東的未來。北方曹操勢力愈來愈大,就要揮軍南下攻打東吳,江東弟子人人自危。緊張時刻,孫權只得向太湖龍王托夢:「孤缺將軍!孤缺將軍!」這句話連太湖龍王都聽不清楚,精過長老石龜的翻譯,終於得到解答;沒多久,太湖邊就誕生一個小魚郎……魚郎跟孫權是什麼關係?他的出生會為東吳帶來怎樣的改變?危急存亡之際,兩人要如何同心協力共同抵禦曹操大軍?

※查詢維基百科

劉備生平

漢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亦稱漢先主,是三國時代蜀漢的開國皇帝,在位三年。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

三國志》、《華陽國志》等書均稱其為先主 ,繼位的劉禪則被稱為「後主」,《資治通鑑》稱劉備父子為漢主

劉備雖為漢景帝後代,但世系久遠,實由布衣起步而終得一方天下。後世一般用諡號「昭烈」代指劉備。

家世背景

《三國志》記載劉備是漢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子劉貞的後代,而裴松之三國志注》所引《典略》記載,劉備為「臨邑侯枝屬」,故劉備亦有可能是臨邑候劉讓或臨邑候劉復的後人,但仍可肯定劉備是景帝之後。祖父名雄,父親名弘,世代皆仕於州郡,祖父劉雄曾被推舉為孝廉,官至東郡范縣縣令。世居酈亭樓桑里。

少時經歷

父親劉弘在劉備少時已逝,劉備便與母親販賣草鞋、織草蓆為業。家裡房舍的東南角的圍籬上有種植桑樹,高五丈餘,從遠處觀看像是一臺皇帝的車頂,路過的人皆訝異此樹的非凡,或說此家必當出貴人。劉備小時候與家族中年齡相近的小孩在樹下遊戲時,曾說:「長大之後,我必乘坐車蓋像這桑樹一樣大的馬車。」他的叔父劉子敬說:「你別亂說話,害我們家被滅族!」劉備15歲時,劉備母親要他負笈外出,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等人,同入當代大儒盧植門下學習。

劉德然之父劉元起常資助劉備,給劉備的錢與自己兒子劉德然等同。劉元起的妻子忿然罵道:「又不是一家人,為何總資助他!」元起回答:「我們都姓劉的,居然能有這個孩子,他不是一般人。」公孫瓚與劉備結為好友,公孫瓚較年長,劉備以兄事之。

劉備雖然投入盧植門下,但卻不甚喜歡讀書,反倒喜歡打獵、音樂、華美的衣服。身長七尺五寸(約173公分,漢時一尺約為23.1公分),兩臂很長,有一對招風大耳,鬍鬚極其稀少。平時話不多,喜怒不形於色。由於個性善於待人接物,加上其行事風格酷似先祖劉邦,好交結豪俠義士,故當地有很多年輕人都爭相趨附他,時人亦評為有高祖之風。中山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等亦為此常給劉備金錢與物資上的幫助,劉備由是得以糾合部下,發展組織。

參與義軍

184年(23歲),黃巾之亂爆發,各皆有人民組織義軍討伐。劉備率領耿雍關羽張飛牽招及一干下屬跟隨鄒靖討伐黃巾軍,立下戰功,被任為安喜(一說是參與鎮壓張純叛亂後被任命為安喜[8])。後來,漢室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長吏的人,都要經過汰選。」督郵到安喜要把劉備資遣,劉備知道消息後,到督郵入住的驛站休息房舍求見,督郵卻稱病不見,劉備認為督郵傲慢而心生不快,徑直闖入房舍將督郵綑綁並杖打二百下,後棄官,帶著關羽、張飛等人亡命奔逃。

後來,大將軍何進派都尉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盜賊力戰有功,被任為下密縣丞,然不久又辭官。

191年(30歲),劉備時任高唐,但被盜賊擊敗而投奔公孫瓚。公孫瓚隨即上表,保奏劉備為別部司馬,任為平原令、平原。劉備在平原,外禦賊寇,在內則屯糧分發給百姓,就算是沒有官職的人都可與他一起就座用餐,從來不會排斥別人。平原國的郡民劉平一直以來都看不起劉備,不服劉備的治理,便唆使刺客前去暗殺劉備。劉備對於此事毫不知情,以為刺客是普通人,就對刺客關懷備至、十分禮遇,深受感動的刺客不忍殺害劉備,只得坦露實情然後離去。劉備治理平原郡期間廣樹恩德,深得人心。

入主徐州

 
 

黃巾餘黨管亥率眾軍攻打北海郡,北海相孔融被大軍所圍,情勢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太史慈對劉備說:「我太史慈只是東萊一個無名之人。北海相孔融和我並不是有著骨肉相連的親族,也稱不上是志同道合的同鄉朋友,只是他認為我有前途而看重我,所以我有為他分擔災禍、共赴患難之義理。現在管亥起兵擾境,包圍北海城,城內居民徬徨無助,危在旦夕。孔融大人聽說劉備大人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危難急迫。因此盼望著能得到您的幫助,命令我突破管亥兵眾的包圍,冒著萬死無生的可能,來向劉備大人求助,惟有借重您的力量,方能使北海城脫危。」劉備驚訝地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間有我劉備啊!」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黃巾軍聞知援軍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圍。後因袁紹攻公孫瓚,劉備遂與青州刺史田楷回師支援。

193年(32歲),曹操征討徐州,徐州陶謙敗退,曹操在徐州屠城。陶謙遣使告急於田楷,田楷與劉備俱前往相救。當時劉備自有士兵千餘人及幽州烏桓攙雜胡族騎兵,又略得饑民數千人。既到,與陶謙將領曹豹屯在郯東,但被曹操擊敗。後曹操因張邈陳宮叛變欲助呂布入主兗州而撤退,陶謙以丹楊兵四千人給劉備,劉備遂離開田楷,轉而依附陶謙。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屯兵於小沛

194年(33歲),陶謙病重,對別駕從事麋竺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陶謙死後,麋竺便率徐州人民迎劉備入主徐州,劉備未敢當。下邳陳登對劉備說:「現今漢室漸趨衰敗,海內傾覆,立功名、立事業,就在於今日。本州殷實富足,戶口百萬,希望屈就使君親臨撫牧本州事務。」劉備未敢接受,推辭說:「袁公路就近在壽春,此人家族四代中有五人列位三公,海內民心所歸,你可以徐州給與他。」陳登答:「袁術驕縱橫豪,不是治理亂局之主。現在希望您使君合共步兵騎兵十萬,對上可以匡扶主上、救濟人民,成就像春秋五霸之功業;對下可以割地自守、保境安民,寫下功業於竹帛上。若不見聽使君答許,在下亦未敢聽從使君。」

北海相孔融對劉備勸道:「袁公路豈是因憂慮國事而忘卻家庭之人?袁家縱然四世三公,卻早已都是墓中枯骨了,不足在意。今日之事,是百姓因你賢能而推舉你,天意讓你取徐州而你不取,將來後悔可就遲了。」劉備遂領徐州牧

當時蕭建臧霸割據琅邪國,昌豨割據東海郡,袁術占領廣陵郡,所以劉備實際控制的只有彭城國和下邳國。

轉戰呂布

195年(34歲),呂布被曹操打敗來投靠,劉備善待禮遇他。呂布見劉備,極為尊敬地說:「我與你同為邊地出身的人,我見關東諸侯起兵,想要誅殺董卓。後來我殺董卓,被亂軍逼迫而向東走,關東諸將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安置我不說,還有人想要殺死我。」於是呂布請劉備於帳中坐,並令妻子行禮,酌酒飲宴,擅自稱呼劉備為其弟,劉備聽了呂布這些言論,表面上雖不當一回事,但心裏卻對其有所戒備,最後劉備讓呂布屯於小沛駐紮。

建安元年(196年,35歲),袁術來攻徐州,劉備於盱眙淮陰抵抗袁軍。曹操上表朝廷,劉備成為鎮東將軍,封為宜城亭侯。

劉備與袁術的大軍相持一個月,大戰之間彼此互有勝負。呂布乘下邳空虛,與下邳守將曹豹聯繫,趁機發動軍變,趕走了張飛,進而佔據下邳,反客為主,成為徐州實際上的掌權者。呂布擄獲劉備妻子,而此時的劉備卻轉戰海西

東漢建安二年(197年36歲)夏天,楊奉韓暹等人盤踞在二州之間,劉備率軍與其決戰,將其擊潰。後來,勢孤力竭的劉備不得已向呂布求和,呂布歸還其妻子,卻沒有歸還徐州的主導權,劉備只好遺派關羽守下邳,並自行還軍小沛,然後集合兵馬,又得萬餘人。

呂布得知劉備重新召集了軍隊,嫌惡於此,便再度攻打劉備,劉備兵敗,走投無路之下,只得歸順曹操。曹操相當厚待劉備,以其為豫州牧。劉備與曹操一同返回許都後,被任命為左將軍

當時,劉備來投奔曹操的時候,曹操手下的謀士程昱就曾警告:「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勸曹操趁早殺掉劉備,以免後患,但曹操認為當時天下未定、群雄四起,正是收英雄之時,不可因為劉備一人而失去天下之心。

(198年37歲)春天,呂布派人攜河內買馬,被劉備派兵截取。呂布於是派高順張遼等攻打劉備,雖然曹操曾派夏侯惇前往救援,但仍舊敗陣,於是劉備妻子又再度被呂布所擄。

十月,曹操親自東征,劉備在梁國界中與曹操會師,兩人合兵成功消滅了呂布,並將其活捉。劉備厭惡呂布反覆無常、恩將仇報的事情,遂在呂布向曹操請降以求活命時,拿過去丁原、董卓的例子告誡曹操,於是呂布終被絞殺於白門樓下。

劉備復得妻子,但卻未再重覽徐州大權,而是跟從曹操還師許都。曹操上表劉備為左將軍,對其禮之愈重,出則同車、坐則同席。

對抗曹操

 

漢獻帝因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發出衣帶詔令其岳父董承伺機誅殺曹操,劉備尚未加入。

一日,曹操在花園宴請劉備,為了試探劉備對自己的忠誠度,席間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當今天下,唯獨你我二人才稱得上是英雄,像袁紹這類人,不過徒有虛名之輩,不足掛齒。)」劉備聽了,知道曹操對自己有戒心,不禁一震,筷子從手中掉落。此時剛好打雷,劉備便對曹操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即使是聖人,遇見打雷時也會改變表情』確有原因。一聲雷鳴,乃可以令我變成如此!)」《華陽國志》記載當時碰巧雷聲大作,劉備便把自己的失態歸咎於雷鳴。經此事後,劉備決定加入董承。此外劉備在許都時曾帶著關羽與曹操一起打獵。在打獵關羽趁沒人時勸說劉備殺死曹操,但劉備拒絕。不久,在南方失利的袁術想北投袁紹,劉備便以此為藉口,向曹操借兵出擊袁術,趁機擺脫曹操的控制。曹操派他朱靈路招攻擊袁術,但軍未到,袁術已病死。

199年(38歲),劉備遣朱靈、路招佔據下邳。200年(39歲),衣帶詔事件敗露,董承與其他相關人士被殺。劉備知道事情有變,便殺死徐州刺史車冑,然後留關羽守下邳,自己回守小沛,做好與曹操公然對決的準備。 另一方面,劉備派遣孫乾與袁紹聯合,打出對抗曹操的名目。曹操曾派劉岱王忠領軍攻打劉備,但反被劉備擊破。同時,東海昌霸反叛,當地郡縣多有人投靠劉備,劉備軍再次聚起數萬人,並連同多個地方勢力一起反曹。

曹操後悔沒早殺劉備,決定親自東征劉備,雖然曹軍中將領多認為盤據河北的袁紹才是大敵,但曹操卻覺得劉備是英傑,若不先行討伐,久後必釀大禍,而曹操帳下的謀士郭嘉亦贊同曹操的決定。

劉備被曹軍大敗,小沛被佔。曹操虜獲了劉備的妻子,並生擒關羽、夏侯博。劉備率敗軍逃至青州,由當時的青州刺史袁譚親自迎接,並報知其父袁紹,袁紹以超出規格的待遇,親自出鄴城200里迎接劉備的到來。

劉備泄露曹操曾經對自己說的密言予袁紹,袁紹才知道曹操原來有針對自己的陰謀,曹操知道之後很生氣,咬舌至流血,以告誡眾人。劉備待了一個多月後,以前的部下又重新聚會。不久,曹操與袁紹於官渡交戰,汝南郡黃巾餘軍劉辟等響應袁紹叛曹,袁紹便派劉備率軍與劉辟會合。曹操派曹仁攻打汝南,劉備惟有再次還軍袁紹。

當時,劉備看出了袁紹性格上的缺陷,認為還是曹軍會獲勝,便想方設法離開袁紹,於是說服袁紹應南連劉表,袁紹同意,又派劉備到汝南與龔都會合。曹操另派蔡陽率軍攻打劉備,但反為劉備所破,蔡陽亦被劉備所殺。其後不久,曹操終於官渡之戰大敗袁紹。

建安六年(201年40歲),曹操又出兵南擊劉備,劉備放棄汝南,入荊州投靠劉表

劉備派麋竺、孫乾先與劉表會面。劉備到達荊州,受到劉表熱情的接待。劉表接納劉備後,便為他增加兵馬,命劉備屯兵於新野,守衛荊州北大門。

建安七年(202年42歲),袁紹去世後,曹操接著率軍與袁尚、袁譚大戰於黎陽。此時許昌空虛,劉備奉劉表命令北伐曹操。曹將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人率軍南下,劉備奉命北上迎敵。在新野北博望,劉備設好伏兵以後,便燒毀營屯假裝懼敵退卻。夏侯惇讓李典留守,自己和于禁追擊,追到博望,劉備伏兵將夏侯惇殺得大敗,曹軍損失慘重,向北退走。劉備在荊州聲望日高,引起劉表疑心劉備,處處戒備。

建安十二年(207年46歲),曹操基本統一黃河流域之後,開始北上征伐北方烏丸,劉備力勸劉表乘機襲取許都,劉表沒有採納劉備建議。曹操北征烏丸,分別追擊袁尚袁熙袁氏餘部。

劉備在荊州幾年,知道水鏡先生就是司馬徽,便前去請教世事。司馬徽知道劉備來意,便對他說:「一個儒生見識淺俗之士,豈會認識時勢事務?認識時勢事務者,是那些英俊豪傑。其中自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諸葛亮又受徐庶推薦,劉備希望徐庶引諸葛亮來見,但徐庶卻建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此人只能前去拜謁,不可委屈他前來。將軍宜枉屈尊駕以顧望。)」

 

南下之危

 

207年(46歲),劉備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漢室衰敗,奸臣掌權,使天子(漢獻帝)蒙受苦難。我不自量德行與能力,欲伸張大義於天下,然而智術淺薄,時至今日,一無所成。然則志向仍未減,先生可以出謀畫策嗎?)」諸葛亮遂向他陳述三分天下之計,分析此時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可以爲援而不可圖;又詳述荊州用武之國、戰略要地,而其主劉表不能守,此恐怕是上天賜予劉備;益州漢高祖成就帝業之地,其主劉璋闇弱;更建議劉備等待時局有變,由荊州、益州進攻中原。這篇論說後世稱為《隆中對》,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基本國策。諸葛亮剛從隆中出來,受到劉備重視,只是由於劉備與自己情好日密,就引得「關羽張飛等不悅」,最後還是劉備出來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我有孔明,猶如魚得到水。但願諸君別在說了。)」;關羽、張飛才作罷。何宇度《益部談資》稱劉備在荊州擴軍,諸葛亮籌措軍需。

208年(47歲),曹操南下,時劉備屯於樊城。八月劉表病卒,次子劉琮繼任荊州,遣使曹操舉州投降。起初劉備不知劉琮決定投降,得知時曹軍尚在宛縣,尚未到達新野,劉備連忙棄城南撤。在南渡漢水襄陽時,諸葛亮曾勸劉備攻劉琮奪襄陽,但劉備不忍心進攻劉表之子,沒有攻打襄陽,只是在城下駐馬高呼劉琮出來相見,只來到劉表墓前祭奠,涕泣拜辭而去。劉備一行南下,荊州官吏百姓加入,走到當陽時,人數達10餘萬,輜重數千輛,一日只能走10幾里。惟有另派關羽乘數百艘船,直到江陵。有人向劉備進言:「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適宜速行而保江陵,現今雖然擁有很多隨行者,但士兵很少,若曹操軍追至,如何抵抗?)」劉備答道:「做大事必以人為本,現今人眾歸附於我,我又如何忍心離棄而去!」

當時江陵貯有劉表的大量糧儲、器械等軍實,曹操深怕劉備先佔領江陵,就拋棄輜重,以輕軍急行到襄陽。曹操聽聞劉備軍已離開襄陽,與曹純等領五千精騎急追,一日一夜疾行三百餘里。曹軍五千輕騎奔至當陽長坂坡追上劉備一行,劉備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10餘萬眾土崩瓦解,曹軍大舉擒獲劉備人眾輜重,張飛率20騎拒後,與曹兵邊打邊退。孫權之前派出魯肅來打探消息,在當陽長坂迎堵劉備。長坂會面後,魯肅隨劉備向東南斜趨漢津,在此適逢與關羽水軍會合,渡過沔水後向江夏進發。江夏太守劉琦聞劉備軍到來,率軍前去迎接,將劉備迎到夏口。此後,魯肅返回江東覆命,劉備進至樊口,同時派諸葛亮隨魯肅出使孫權,與孫權結盟。

孫權正式任命周瑜為左都督,程普為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三萬水軍,與諸葛亮一起溯江西上,與樊口劉備軍會合。建安十三年冬,曹操親率20餘萬大軍從江陵順江東下,討伐孫權。黃蓋便向周瑜建議說:「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十二月,孫劉聯軍在赤壁至烏林一線以火攻大破曹軍,更追至南郡,曹操敗北。曹操一到江陵,便部署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曹操撤回北方。

佔荊奪蜀

赤壁之戰後,劉備撤出江陵戰鬥,全力占據荊州江南四郡,先上表漢帝奏請劉琦為荊州刺史,兩萬大軍南下,武陵太守金旋獻城、長沙太守韓玄迎降、桂陽太守趙範讓位、零陵太守劉度稽顙。廬江雷緒也率部曲數萬人投效。建安十三年(208年48歲)十二月,荊州江南四郡盡為劉備所占領。劉琦死,群下推劉備為荊州牧,劉備即遣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收其租賦,以供軍實,又以關羽為襄陽太守(未實領)、蕩寇將軍駐江北,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在南郡,趙雲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廖立為長沙太守,郝普為零陵太守,向朗督秭歸、夷道、巫縣、夷陵四縣軍民事。劉備治於公安。而孫權為與劉備建立更鞏固的關係,在周瑜死後便依魯肅之策將南郡的江陵及臨江郡借給劉備,再分部份長沙郡給他,以及確認劉備佔有武陵和桂陽兩郡,遂提出將其妹嫁予劉備,史稱孫夫人。劉備到京口見孫權,關係表現親密、寬度。時劉備擁有荊州大部份屬地,又收取荊襄名士龐統馬良,整日操練人馬,伺機南征北伐。

以後,孫權曾派使希望與劉備一起取益州,劉備本想答應,因東吳不可能越荊州而有蜀,蜀地就可據為己有。但荊州主簿殷觀卻反對:「若為吳先驅,進未能克蜀,退為吳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贊其伐蜀,而自說新據諸郡,未可興動,吳必不敢越我而獨取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若我們為吳開路,前進未必能攻克地,後退可能為吳乘虛而入,那時即大勢而去。現今但可以贊同他伐蜀,而自己推卻說剛佔據荊南諸郡,未能興兵妄動,吳必定不敢越過我境而單獨取蜀。依照此進退得宜之計謀,便可以收吳、蜀兩地之利。)」劉備依從其計,孫權果然終輟計劃。殷觀遂升遷為別駕從事

建安十六年(211年51歲)三月,曹操下令鍾繇率軍西征漢中張魯,讓夏侯淵出河東與鍾繇相會。益州牧劉璋遙聞曹操將遺鍾繇等向漢中張魯,內心懷有恐懼。別駕從事蜀郡張松說服劉璋稱:「曹操兵強,無敵於天下,若因張魯之資源用以攻取益州土地,誰能抵禦?」劉璋說:「我固然擔憂,而未有計。」張松說:「劉備,使君之宗室,而且是曹操之深仇,善於用兵,若使之討伐張魯,張魯必可攻破。張魯攻破,則益州強大,曹操雖來,也無能為力。」在張松出言下,益州劉璋採納請劉備入蜀之意見,並派軍議校尉法正為使,孟達為副,各領兵2,000人,前往荊州邀請劉備入蜀助攻張魯。劉備親自統帥進軍益州,龐統任軍師中郎將,將領黃忠魏延卓膺等輔助劉備。劉備與龐統一同進入益州。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劉封孟達馬良等留在荊州。然而劉備要知道蜀中的闊狹,兵器、府庫、人馬多少及多個要害之地的遠近,便向二人請教,張松、法正都一一詳述,更畫出地圖指示山川所在,所以劉備知道益州內情。

到達涪城,劉璋親自出迎,相見甚歡。張松、法正及龐統都提議劉備可乘機殺了劉璋,當時龐統主張趁此機會,擒住劉璋。劉備以初來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輕舉妄動為由,未採納龐統建言。劉璋推薦劉備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備又推薦劉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劉璋配給劉備士兵,及督白水軍,令他攻擊張魯。劉備當時總計有三萬多人,車甲、器械、資貨甚多。但劉備卻到葭萌時,未出兵,而是樹立恩德,收買民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51歲)冬十月,曹操出兵攻打孫權,孫權向劉備告急,劉備對劉璋說欲還救荊州有急。劉備請求劉璋撥出兵士萬人與軍事物資。但劉璋只允諾給予四千兵馬,其餘物資僅提供一半。劉備受此激怒,忿忿說道:「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吝於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其可得乎!(我為了益州征討強敵,軍隊勤瘁,無暇休息;現今劉璋積存起財富而不用於賞功,卻希望士大夫能為他出力死戰,這又怎可能!)」當時張松不知劉備用意,寫信質問:「今大事垂可成立,如何釋此去乎(眼看就要大事底定,為何拋下一切離去)?」結果被其兄張肅據此告密,張松遭到處死,導致劉備與劉璋關係惡化。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劉備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到來並將其斬殺。另外又派黃忠、卓膺率軍攻劉璋,一路佔領至涪城。劉璋連忙派出劉璝冷苞張任鄧賢、中郎將吳懿等與對抗劉備,皆破敗,退保綿竹,吳懿至劉備軍前投降,拜為討逆將軍。劉璋後遣護軍李嚴參軍費觀督綿竹軍拒劉備,兩人陣前倒戈亦率眾投降,同拜裨將軍,劉備軍勢強,分軍平定各郡縣。但劉備軍卻被雒城守將劉循阻擋攻勢。從建安十八年建安十九年,劉備圍攻雒城將近一年,龐統被流矢射中,重創身亡。張飛、趙雲、劉封等隨諸葛亮率軍入,關羽留下鎮守荊州,馬良麋芳士仁廖化協助關羽鎮守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54歲)夏,諸葛亮入蜀援軍溯江而上。諸葛亮分兵進攻成都:張飛從墊江北上直取巴西郡治閬中,從北面攻成都;趙雲從長江西攻取江陽北上犍為郡治武陽,從南面攻成都;諸葛亮親自沿涪江取德陽,直取成都。

214年夏天(53歲),雒城終被攻破。李恢受劉備派遣到漢中與馬超交好,馬超正想離開張魯,劉備暗暗派出人馬與馬超兵眾會合,馬超率領大隊人馬開到成都城北屯駐。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備,便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才能可與誰相比,諸葛亮回信說:「馬超文武兼備,氣概雄烈,過於常人,可稱得上一世之豪傑,是黥布、彭越一流之人物,可以與張飛相提並論,但是趕不上美髯公你超逸絕群。」劉備乘勢率漢軍進圍成都數十日。劉備派簡雍進入成都勸說劉璋投降,劉璋與簡雍「同輿而載,出城歸命」;劉璋向劉備繳械投降,益州易主,歸屬劉備。由於蜀中繁盛、安樂,劉備便設宴大慰勞士卒,又取蜀城中的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劉備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益州之民,是以大和。有議論勸劉備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的田地、桑園分賜給諸將,但趙雲反駁說:「從前漢朝大將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何況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必須等到天下的亂賊都平定之後,才可讓眾人返回家鄉去種植桑梓,回歸故土去耕作田地,這樣才是正道。益州的人民是第一次遭遇到戰爭,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才能叫他們服傜役繳稅,也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便聽從趙雲的建議,有志之士便都紛紛來投靠劉備。

 

漢中之爭

在建安二十年(215年54歲)三月,曹操征伐漢中,七月破南鄭,十一月最終降服張魯,搶在劉備之前占有漢中。

孫權以劉備已得益州,要脅分治荊州,劉備答道:「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孫權忿恨,乃派遣呂蒙施襲,爭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聽聞消息,放下曹操,親自率五萬大軍到公安,同時下令關羽進軍益陽,與孫權軍對峙。

之後,曹操破張魯,嚴重威脅到蜀地門戶。劉備派使者與孫權議和,孫權派諸葛瑾答覆劉備,雙方最終決定和好。為盡快解決荊州問題,回兵保衛益州,劉備以湘水為界,將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劃給孫吳。而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則屬劉備所有,孫權將已占領的零陵還給劉備,劉備回軍江州

八月,孫權在東線進攻合肥,曹將張遼、李典據城抵抗,擊退孫權。十一月,張魯逃遁至巴西,偏將軍黃權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因此劉備遣黃權率兵迎向張魯,但張魯已降曹操。曹操派夏侯淵張郃屯兵漢中,數次武力侵犯巴郡邊界。劉備令張飛進兵宕渠,與張郃等於瓦口爭戰,大破張郃等眾。張郃收兵還退南鄭。翌年二月,曹操留夏侯淵張郃鎮守漢中,自己回鄴城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57歲),劉備採法正勸諫,率軍進攻漢中。諸葛亮鎮守成都,劉備親率大軍征漢中,法正隨從參謀軍機,趙雲、黃忠、魏延、張飛、馬超、吳蘭等從征,曹操、劉備爭奪漢中之戰開始。但漢軍先頭部隊卻被曹軍打敗。劉備一路直攻漢中,進兵至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等曹軍對峙,為保證道路暢通,劉備派大將陳式率十餘營兵士駐紮在馬嗚閣道,曹將夏侯淵派大將徐晃襲擊陳兵,陳式軍被打敗,士兵紛紛跳入山谷,傷亡慘重。曹操下令賜徐晃節杖,並說:「此閣道,漢中之險要喉也。劉備欲斷絕外內,以取漢中。將軍一舉,克奪賊計,善之善者也。」

劉備「急書發益州兵」,諸葛亮與從事楊洪商議對策,楊洪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諸葛亮非常看重楊洪見識,當即發兵支援漢中前線。

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出兵起,雙方在漢中僵持一年多,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劉備聽從法正計策,從陽平南渡沔水,依定軍山恃險安營。夏侯淵帶少數兵力爭奪定軍山營地,法正對劉備說:「可擊矣」;劉備便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居高臨下,衝入敵陣,殺死夏侯淵。一舉斬殺了夏侯淵及曹操所置的益州刺史趙顒等。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219年58歲),曹操自長安率兵經褒斜谷趕往漢中,劉備說:「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劉備在險處死守,不與曹軍交戰。諸葛亮親坐益州,將人力、物力及時補充到劉備軍中[14]:296。夏五月,曹操引兵撤出漢中,漢中歸劉備所有。

另一方面,劉備又遣劉封孟達、李嚴等進攻上庸東三郡,房陵太守蒯祺被殺,上庸及西城守將申耽申儀兄弟等見曹操率軍返回中原,抵抗無望便開城投降。

秋七月,馬超、龐羲射援、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法正、李嚴等120人聯名上表劉備為漢中王。劉備於沔陽設置祭壇場地,陳兵列眾、群臣陪位、宣讀奏訖,自立漢中王,後還治成都。

臨去前,劉備又提拔魏延為都督漢中太守,坐鎮漢中以防曹魏。回到成都的劉備建起館舍,修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關羽率軍從江陵北上,發動襄樊戰役

曹操得知樊城告急,派遣于禁增援。于禁七軍火速增援曹仁,關羽與于禁交鋒,時至八月,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漢水驟漲,水淹七軍,于禁束手就擒,部下幾乎全部投降,副將龐德被活捉不降,最後被關羽所殺。

此時,孫權趁關羽出兵、荊州守備空虛之際,派呂蒙行白衣渡江,沿途攔截了關羽設立的烽火台。十月,呂蒙任征荊州大督,率兵西上,公安士仁、江陵麋芳開城投降。關羽回軍江陵途中,陸遜任右護軍、鎮西將軍屯駐夷陵,呂蒙任南郡太守駐江陵。關羽至當陽西保麥城,敗走麥城後,士兵繼續逃散,關羽身邊只剩十餘騎。

十二月關羽被孫權大將潘璋馬忠捕殺,孫權將其首級送至洛陽曹操處。孫劉聯盟正式決裂。

 

遺恨夷陵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59歲)正月,曹操逝世,劉備也曾派遣韓冉奉書弔唁,「並致賻贈之禮」,但最後卻失敗。劉備一方面為了探取曹魏方面的動向,以準備伐吳戰事,一方面冀望曹魏即便不相助伐吳,也能袖手旁觀,遂以吊喪為名,但最後卻被曹丕洞察其意,無果而終。三月改元延康,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十二月,當時有謠言指漢獻帝劉協已被加害,劉備便穿喪服發喪,諡劉協為孝愍皇帝(但實際上劉協仍在世)。同年,法正、黃忠去世。

221年,群臣勸劉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故事勸劉備(光武帝劉秀登基時,同為漢室的更始帝劉玄仍在世,此後赤眉軍攻破長安殺劉玄,此後劉秀建東漢),劉備才決定接受群臣擁立,四月初六在成都武擔山之南接受皇帝璽綬,改元章武。國號仍為「」,史稱蜀漢。四月丙午日(5月15日),大赦天下,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設置百官,建立宗廟,祭祀漢高祖以下。

五月,立皇后吳氏劉禪為皇太子。六月,以劉永魯王劉理梁王

魏文帝曹丕召集眾臣討論,侍中劉曄認為蜀漢一定要出兵攻打孫吳,理由是:「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七月,劉備不採納趙雲、劉巴雍茂等人的勸告,執意發動戰爭。劉備率軍沿江而下,討伐東吳。

張飛被部下暗殺。但這不改劉備伐吳的念頭。孫權先派人給蜀漢送信求和,又令諸葛亮哥哥諸葛謹致箋勸劉備息兵罷戰,劉備一概拒絕。

孫權把國都從建業遷到武昌,以便指揮戰爭。起初,漢軍氣勢如虹,不過吳將陸遜以逸待勞兵法而戰之,最終於章武二年(222年)大敗漢軍。

陸遜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蜀漢多位將領戰死。劉備退至秭歸,趙雲率兵到達白帝城,巴西太守閻芝馬忠率5千人馬隨後到達。劉備退到永安縣。當時曹丕已經調集大軍,準備討伐孫權,孫權聽聞劉備沒往成都撤退,而是駐紮在離前線很近的白帝,甚為懼怕。章武二年十二月,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到白帝城見劉備,正式表示向蜀漢請和。劉備也遣太中大夫宗瑋使吳,表示贊同蜀漢、東吳兩國和好。

白帝託孤

劉封失掉漢中東面三郡逃回成都後,諸葛亮勸劉備除掉劉封。同年,太傅許靖、尚書令劉巴驃騎將軍馬超先後病逝。南中越夷高定曾向新道進攻,被李嚴打退。

漢嘉郡太守黃元聽說劉備在永安病重,於章武二年十二月舉兵反叛。

章武三年(223年62歲)二月,諸葛亮接到劉備詔書,帶著劉永、劉理從成都來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燒臨邛縣。益州治中從事楊洪立即把黃元之動向報告給劉禪,劉禪派將軍陳曶鄭綽進討黃元。陳曶、鄭綽兩人在南安峽口生擒黃元,將其押回成都正法。

四月下旬,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定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取其位。[存在爭議]」諸葛亮涕泣說:「臣必定竭盡自己所有力量,報效忠貞之氣節,繼續至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和其他兒子「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備臨終前,託孤於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臨終時,與劉永說:「我死後,你們兄弟要對父親般奉事丞相(諸葛亮),你們與丞相只是共事而已。」夏四月癸巳(當為丙子,農曆四月二十四日,公元224年5月29日),劉備崩逝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孫權派立信都尉馮熙出使蜀漢,弔唁劉備。諸葛亮上言讚揚劉備。五月,遺體自永安運返成都發喪,為昭烈皇帝。八月,入葬惠陵

亦有郭沫若等學者認為由於條件所限,劉備就地下葬於今奉節縣,並未歸葬成都。

劉備平生大事記
161年延熹四年幽州涿郡涿縣出生
184年光和七年加入鎮壓黃巾之亂的戰爭
194年初平五年領徐州牧
198年建安三年被呂布擊敗

與曹操聯合取得下邳之戰的勝利

200年建安五年曹操擊敗

逃往袁紹營中

投奔劉表

207年建安十三年三顧茅廬
208年建安十三年與孫權聯盟,擊退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佔領荊南各郡

215年建安二十年擊敗劉璋,取得益州
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擊敗曹操,攻取漢中

進位漢中王

221年章武元年登基稱帝
222年章武二年發動夷陵之戰,戰敗
223年章武三年白帝託孤

※以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簡介

岑澎維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國小教師。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南瀛文學獎、文建會台灣文學獎,以及「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等。出版有《小書蟲生活週記》、《找不到國小》、《找不到山上》、《大家說孔子》、《大家說孟子》等書。

  喜歡看書、寫作,以及做簡單的事。小時候看故事書的幸福感覺,成為今天創作時的泉源;不論是閱讀或者創作,都認真的享受那種幸福。

繪者簡介

托比李

  身長175,體重是70但經常有變化。出生於1978年,台北人,O型處女座,熱愛繪畫創作、美食、電繪教學與圖文創作,現職策略數位媒體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

  04年開始撰寫部落格,0511月因發表「我的同居人」圖文漫畫發跡,為新浪熱門百萬部落格之一。060709年度連續入圍全球華文部落格幽默趣味類,06年榮獲「年度部落格大事件」一獎。

※書本內容

https://pc2052.pixnet.net/blog/post/569745432

http://pc2052yeh.blogspot.com/2023/03/2.html

※學習單

https://pc2052.pixnet.net/blog/post/569884236

http://pc2052yeh.blogspot.com/2023/03/blog-post_2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