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僅供班級共讀教學參考使用, 請大家務必購買正版書籍!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當畢嘎索遇見哞蒂斯》


書名:《當畢嘎索遇見哞蒂斯》
文、圖:尼娜‧蘭登
翻譯:胡洲賢
出版:大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0年02月初版一刷
【內容介紹】
從前,有一隻豬叫做畢嘎索。當其他的豬都在泥地裡打滾玩耍時,畢嘎索忙著畫畫。
畢嘎索什麼都畫,而且,畫風獨特。
同時,有一頭牛叫做哞蒂斯。和其他的牛不同,哞蒂斯對牛的格鬥遊戲毫無興趣;唯一能讓他開心的事情只有畫畫。哞蒂斯的畫幅巨大,用色大膽、明亮。
沒多久,畢嘎索的才華讓他的名聲傳遍整個豬仔圈。愛好藝術的豬仔們,自各方湧來、排隊等著買他的作品。
同時,哞蒂斯在牛區也愈來愈有名。家中沒有掛上一幅「哞氏傑作」的牛兒已經不多了。
畢嘎索和哞蒂斯成了藝術界的超級巨星。
但凡事都有代價,現在大家都想要見他們一面:藝術買家、畫商、學畫的孩子、藝術史家、藝術團體……。
這根本就是以藝術為名的騷擾嘛!
有一天,畢嘎索覺得自己受夠了。「我已經厭倦這枝不得安寧的豬畫筆。」他說。
同時,哞蒂斯也表示:「我已經厭煩了這個擁擠的牛城。」
為了改變現況,不受干擾的專心畫畫,他們兩個決定要找個安靜的地方。
兩位藝術家都往偏遠的郊外去尋找他們的理想地點。
畢嘎索找到了一座面東的可愛農莊,哞蒂斯則看中了一座朝西的漂亮農莊。
畢嘎索搬進農莊之後,就去拜訪對面的鄰居。
同時,哞蒂斯也正要去和對面的鄰居打招呼。
於是,畢嘎索遇見了哞蒂斯,哞蒂斯遇見了畢嘎索,真是太巧了!
剛開始,畢嘎索和哞蒂斯彼此很友好,也很歡迎對方到自己家裡坐坐;但是沒多久,他們的關係起了變化。
事情的起因是有一天畢嘎索批評哞蒂斯的一幅畫,哞蒂斯也嘲笑了畢嘎索的一幅畫。
哞蒂斯稱畢嘎索為:「畫畫的豬玀。」
畢嘎索則叫哞蒂斯:「瘋狂的大牛。」
哞蒂斯挖苦畢嘎索:「你的畫像兩歲小孩的塗鴉。」
畢嘎索也反唇相譏:「你的畫像是野獸畫的。」
哞蒂斯憤怒的說:「你的用色簡直像是在和稀泥!」
畢嘎索也不干示弱的回嘴:「你的畫根本就是在玩填色遊戲!」
然後,場面完全失控。
這是一場現代藝術混戰。
畢嘎索氣憤的衝回家,火冒三丈的說:「那個哞蒂斯不喜歡我的畫,好,我就給他點顏色瞧瞧。」
哞蒂斯也氣呼呼的衝回家,怒氣沖沖的說:「我要給那個畢嘎索看看,什麼叫做值得評價的東西。」
一場大戰全面展開;不過這是一場非比尋常的戰爭。準備好武器配備:樓梯和顏料,哞蒂斯展開了他的第一波攻勢。哞蒂斯從天一亮就開始奮戰,一直到傍晚,終於把房子的外觀變成「哞氏傑作」大怪物。
為了不被比下去,畢嘎索也以畫筆點燃戰火,準備重重的反擊。他把他的農莊變成巨大的、令人吃驚的「藝術豬饗宴」。
兩位畫家退回他們的城堡,把所有的窗簾全都放下來。
畢嘎索根本不想瞧見窗外的「哞蒂斯」。
哞蒂斯也完全不想瞥見一眼「畢嘎索」。
但是有個問題,而且似乎只有一個解決辦法。
一句話都沒說,畢嘎索和哞蒂斯在道路中央共同築起一道高高的木牆。
剛開始,畢嘎索和哞蒂斯都很滿意這座高牆。
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家裡作畫,但才一會兒,畢嘎索發現自己竟然開始想念起那個牛頭哞蒂斯;哞蒂斯也發現沒了那個豬頭畢嘎索,他的畫室顯得空蕩蕩的。
畢嘎索陷入了沉思:「哞蒂斯並不是個那麼糟糕的畫家,他有一些想法蠻有趣的。」
哞蒂斯也喃喃自語:「畢嘎索的畫風雖然和我不一樣,可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然而,畢嘎索天生頑固無比,哞蒂斯天生牛脾氣,彼此都拉不下臉跟對方道歉。
於是,他們做他們最擅長的事──用畫筆來交談。
畢嘎索畫牆的這一面,哞蒂斯畫牆的那一面,一直畫到筋疲力盡。
當他們完成時,四周靜得出奇。
畢嘎索很好奇哞蒂斯到底畫了什麼,忍不住衝到另一頭去;哞蒂斯也同時飛奔到畢嘎索這一邊來。
看到彼此令人驚奇的精心傑作,兩位畫家同時大笑,打破了沉默。
從那天開始,畢嘎索和哞蒂斯變成好朋友,他們拆掉圍牆、開心的分享彼此不同的觀點。
幾個月之後,一間大美術館買下了這座圍牆。
畢嘎索將他那面牆命名為:「當畢嘎索遇見哞蒂斯。」
哞蒂斯則將他那面牆命名為:「當哞蒂斯遇見畢嘎索。」
藝評家稱這幅畫為:「驚人的傑作!」

【畢嘎索和哞蒂斯的真實故事】
畢卡索和馬蒂斯不是豬和牛,他們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們是二十世紀最棒的畫家中的兩位。儘管他們從未真正當過鄰居,在小小的藝術世界裡,兩人可說是惺惺相惜。
亨利‧馬蒂斯(Matisse)1869年12月31日生於法國。年輕時他沒想過要成為畫家,他努力研習法律,希望成為一位律師。二十一歲那年,他得了盲腸炎,在他逐漸康復時,他畫下生平第一幅畫,而且發現自己是如此熱愛繪畫,從此結束了法律生涯。
巴貝羅‧畢卡索(Picasso)1881年10月25日生於西班牙。他的父親是個美術老師,在他很小時就開始教他畫畫,而且很快就發現他有這方面的天份。畢卡索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和馬德里兩大城市學畫,當他成為一位專業畫家後,他決定搬到不論當時或是現代都是偉大的藝術之都:巴黎,並在那裡認識了馬蒂斯。
畢卡索和馬蒂斯都在巴黎獲得認同,享有畫家之名。當時住在巴黎的一對兄妹李歐‧史坦和葛楚德‧史坦,開始搜購他們兩人的畫作。1906年,葛楚德‧史坦開了一場派對,畢卡索就是在那場宴會上首度遇到馬蒂斯。
起先畢卡索和馬蒂斯對彼此都很友善,甚至開始交換畫作。馬蒂斯還送了畢卡索一個非洲面具,啟發了他原始畫風的靈魂,後來更成為他非常有名的風格。但不久畢卡索和馬蒂斯彼此成了競爭對手,畢卡索對馬蒂斯的畫作說了一些不好聽的畫……馬蒂斯也對畢卡索的畫發表了不中聽的看法。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兩位畫家漸漸學會尊重彼此,成了一輩子的好朋友,而且擁有對方的許多畫作。
馬蒂斯曾經對畢卡索說:「我們應該盡可能的經常聊天。因為我們當中一人先走一步時,留下來的那個人就可能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馬蒂斯死於1945年,畢卡索死於1973年,兩人的作品至今仍被許多博物館、畫廊或是私人收藏家所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