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僅供班級共讀教學參考使用, 請大家務必購買正版書籍!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小說介紹:《唉呀!我的媽》


書名:《唉呀!我的媽》──外籍媽媽的奮鬥故事
作者:李光福
內頁繪圖:陳盈帆
出版社:新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0年08月初版一刷
【內容介紹】
美華和美玲是一對姐妹,她們的媽媽是從越南嫁來臺灣的外籍新娘,爸爸一天到晚只知道喝酒、都不去工作賺錢養家,家裡的經濟來源,只有靠媽媽偶爾幫鄰居「總鋪師」阿林師辦桌,賺一點外快,來養活全家人。媽媽經常為了這件事和爸爸兩個人發生爭執,爸爸一生氣,就會對媽媽拳打腳踢,讓美華和美玲非常擔心害怕,卻又不敢挺身保護媽媽。
這一天晚上,爸爸又喝得醉醺醺才回來,媽媽嘮叨了幾句,抱怨爸爸只顧著跟胡群狗黨去喝酒,都不去找工作賺錢!爸爸一聽大為震怒,對媽媽粗暴的動手動腳、又奏又踹,把媽媽打成重傷,就自顧自的打開家門揚長而去了!
美華和美玲趕緊衝進客廳去看媽媽的傷勢,媽媽要美華去隔壁阿珠阿姨家求救;阿珠阿姨和她先生阿林師進來一看,馬上找救護車來把媽媽送到醫院急救,熱心的阿林師還開車載兩姐妹去醫院看她們的媽媽。
媽媽住院好幾天才出院,她下定決心離婚,自己一個人撫養兩個女兒。阿公和阿嬤來醫院探望媳婦,並且幫兒子求情;但是媽媽說,她已經忍受家暴十幾年之久,也給丈夫太多次機會,現在她已經下定決心,就不會再改變心意了。
媽媽一出院,就拿著驗傷單到法院申請「保護令」;因為爸爸已經多次打傷媽媽,所以法院很快就核准保護令,不准爸爸接近她們。
保護令核准後,爸爸反而現身家中,藉口說要拿東西;媽媽威脅要報警,爸爸才拿完東西馬上離開。
當天晚上媽媽,阿珠阿姨來家裡找媽媽聊天,媽媽說她想跟爸爸離婚,她問兩姐妹要跟媽媽還是跟爸爸,美華說她要跟媽媽,妹妹說她跟姊姊一樣,所以兩姐妹都跟著媽媽了。
阿公和阿嬤來家裡,試圖用各種理由,企圖說服媽媽改變主意,但是還是沒有成功。
爸爸回到家裡,跟媽媽大吵一架,阿公和阿嬤也一起來。但是爸爸被阿公訓斥了一頓,阿嬤還痛打爸爸的背部好幾下,兩位老人家一起譴責爸爸;爸爸見情勢對他不利,轉身奪門而出、落荒而逃,兩人離婚也就成定案了。
媽媽跟爸爸離婚後,媽媽總算可以脫離家暴的陰影;但是又要面對新的難題──就是找工作賺錢,養活一家三口。
雖然之前偶爾有「辦桌」的零工可以打,但是總不是長遠之計;加上爸爸有家裡大門的鑰匙,隨時可能自己開門進來,讓她們嚇得如驚弓之鳥。所以媽媽決定搬家,自己另外租房子,跟爸爸完全劃清界線、脫離關係。
媽媽好不容易在學區內找到一間矮舊的房子,房租很便宜,她們母女三人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帶走的家當非常少,阿林師開著他的小貨車幫忙搬,連一車都裝不滿。美華看著小貨車漸漸遠離自己的家,心中還是有幾分依依不捨。
來到新家,進門一看,卻是「家徒四壁」,沒有電視、冰箱和沙發,床鋪也只是用兩張床墊並排在地上而已。因為媽媽本來就沒有什麼錢,現在搬出來住,除了日常生活開銷以外,又要付房租,根本沒錢買什麼家具;而且一家三口還必須要過著省吃儉用、粗茶淡飯、節衣縮食的生活,共體時艱。
媽媽找工作並不順利,有一家電子工廠因為媽媽之前沒有工作經驗,而不願意錄用她;有一家拉鍊工廠因為她是外籍人士而減低薪水,讓媽媽因為受到不平等待遇,所以拒絕去工作……。
剛好以前的好鄰居阿林師和阿珠阿姨夫妻倆,來到她們的家裡,問媽媽願不願意幫忙「辦桌」,所以媽媽才有機會打零工、賺取一些生活費,貼補家用。
後來媽媽找到一家塑膠花工廠,工作很簡單,雖然薪水不高,卻聊勝於無,所以媽媽每天去工廠拿一堆塑膠花的材料,回到家裡做手工;美華和美玲一放學回家,完成作業後,也經常會一起作塑膠花。
阿公和阿嬤來探望孫女時,企圖遊說媽媽跟爸爸復合,但是媽媽拒絕阿公和阿嬤的要求。
有一天,阿林師和阿珠阿姨拿之前媽媽幫忙「辦桌」的工資來給她,阿珠阿姨談到,她有一個表妹,很想念越南的家鄉菜,但是都吃不到味道道地的、好吃的越南菜。
媽媽一聽,靈機一動,想到自己可以開越南風味餐廳來謀生,因為自己的廚藝還不錯,而且以前在越南的家鄉,家裡就是開餐廳,她已經有經驗了。她越想越覺得這個計畫很可行,馬上興致勃勃的開始和阿林師和阿珠阿姨一起討論、計畫起來。
阿林師說,他可以給媽媽一些鍋碗瓢盆盤子之類的餐具;媽媽向阿公和阿嬤借了一筆錢,當作開店的資金,裝潢、備料……之類的。媽媽在附近找到一間兩層樓的房子,樓下開店,樓上當住家,這樣她才不用兩頭奔波。
短短一個月內,她們再度搬家,這次沒有依依不捨,反而對未來的新生活充滿期待。等一切就緒之後,越南小吃店開張了,媽媽並沒有打廣告,她認為,靠著好手藝、物美價廉、親切的服務,客人自然就會上門。
一天晚上,一位中年男子進來店裡,點了一碗牛肉河粉,媽媽簡單的跟那位先生聊幾句,河粉端上桌給客人,就讓他靜靜的用餐;一位婆婆帶著小男孩進店裡來,用閩南語跟媽媽點了一碗麵,媽媽上菜時還用閩南語一直細心的叮嚀,小心不要燙傷小朋友。
媽媽用親切、貼心的服務態度,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受,漸漸的,店裡的生意果然越來越好,真的不用靠打廣告來吸引客人上門呢!
媽媽經常準備傳統越南點心──「鴨仔蛋」給美華和美玲吃,這種食物可以養顏美容、補身體,對健康非常好;這是用未孵化的鴨蛋蒸熟,敲開後加入辣椒等調味料,用湯匙挖著吃。但是很多人不敢品嚐,因為一敲開鴨蛋,就會看見一隻鴨子的雛形在蛋裏,小鴨子的頭就近在眼前。
曾經有兩位女客人,看見櫥櫃裡有鴨蛋,以為是鹹蛋;媽媽說是那越南小吃「鴨仔蛋」,推薦她們點了這道菜。沒想到她們一打開蛋殼,嚇得花容失色,完全不敢吃,所以這兩顆「鴨仔蛋」就變成美華和美玲的點心啦!
還有一次,另外兩位女客人也點了「鴨仔蛋」,不但處理程序完全正確,而且吃得津津有味,一看就是內行人,完全樂在其中!
一天放學後,美玲在學校警衛室等美華一起回家,爸爸卻出現在校門,還打算強行帶走兩姐妹!美華趕緊大聲呼叫正好經過的老師,才沒有被爸爸帶走!爸爸臨走前,出言恐嚇老師,才不甘不願的離去。
當天晚上,爸爸竟然出現在店裡,媽媽和爸爸兩人就在店門口起爭執,吵得不可開交。這時,那位中年男客人出現了,他挺身幫媽媽「請」走爸爸,爸爸看對方身材比自己壯碩,才悻悻然離開小吃店。
自從發生過這件事之後,媽媽開始每天騎車接送她們兩姐妹上學、放學,讓媽媽更忙碌、更辛苦,但是這是為了安全,免得兩姐妹又被爸爸糾纏住。
有一天放學,下起傾盆大雨,媽媽騎車載兩個小孩子,被一輛快速行駛的汽車掃過,媽媽車子沒抓穩,連人帶車全都跌倒在地上,狼狽不堪!兩姐妹很幸運,只有受到驚嚇,沒受傷;媽媽的右手肘撞到,破皮流血了。
回到家以後,媽媽先確認兩姐妹完全沒有受傷,之後才請美華幫媽媽擦藥。之後,媽媽又去準備作生意。媽媽忍痛下廚,美華非常擔心媽媽的傷勢,提醒媽媽,隔天一定要去看醫生,做詳細的檢查。
幸好經過醫生檢查,媽媽的手肘只是皮肉挫傷,並無大礙。她還是堅持要做生意,不肯休息。美華趕緊寫完功課,幫忙送餐、跟客人陪不是;客人們都能體諒媽媽受傷、時間稍微耽誤,沒有因此而生氣,這應該是媽媽平時待人和氣,所累積出來的好人緣吧。
剛好阿珠阿姨和阿林師來店裡用餐,阿珠阿姨看到媽媽的手包起來,自動下廚幫忙;這時,那位中年男客人也進來店裡吃飯,看見媽媽的手受傷了,也關心的問候一下,離開之前,還多看了媽媽一眼才走。
阿公、阿嬤來店裡看她們,因為阿珠阿姨告訴他們,說媽媽出車禍了。兩位老人家前來探望、關切,提醒媽媽要多注意安全。美華怕阿公、阿嬤責備媽媽,連忙幫媽媽說話。
吃飯時,阿公、阿嬤又再提起爸媽復合這件事,媽媽還是不答應;同時,她還跟爺爺奶奶說,她向他們借的錢會盡快歸還,讓阿公、阿嬤嘆了口氣,也只好隨媽媽的意思了。
阿公、阿嬤回去之後,美華刻意問媽媽,怎麼不跟爸爸復合;媽媽說,爸爸應該只是因為看到媽媽開店了,賺錢了,所以才想來撿現成的,並不是真心悔改、想跟家人住在一起。
這一天,妹妹放學後就說她身體不舒服,媽媽問她怎麼了,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就上床睡覺了。晚餐時,妹妹還是不舒服,說她吃不下,還吐了,又狂奔進廁所!
原來妹妹在學校時,因為肚子餓,跟同學要她沒吃完的三明治來吃;媽媽非常生氣,因為妹妹跟別人要東西吃!媽媽訓斥了妹妹一頓之後,還是帶妹妹去醫院掛急診,叫美華自己在家。醫生說妹妹要吊點滴,所以媽媽打電話回家,叫美華自己先睡。
因為之前騎車出過車禍,所以媽媽想,開車載小孩上下學比較安全,她說她有駕照,只是沒有上路的經驗。她買了一輛二手的破舊老爺車,利用清晨路上車子比較少,叫美華陪她練車。但是因為太久沒開車,技術很不熟練,美華也坐得心驚膽顫。
後來,那位中年男客人知道媽媽在練車,自告奮勇說要教媽媽開車,還順便自我介紹一番──他說他姓何,結過一次婚,有一個兒子,太太兩年前因病過世了……
自從這位男客人陪媽媽清晨練車之後,媽媽就要兩姐妹稱呼他「何叔叔」;之後他來店裡用餐,也會主動幫忙送餐、收拾桌子,好像他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似的!美華不喜歡他的介入,認為他會「搶走」媽媽,也絲毫不掩飾自己對他的排斥。她告訴媽媽,她認為這位「何叔叔」對媽媽「別有企圖」,媽媽還不肯相信。
有一天,「何叔叔」帶了一個跟美玲差不多大的小男孩來店裏用餐,說那是他兒子,他是專程帶他來……吃河粉!等待時,小男孩開始不安分,把筷子倒出來玩、在店裡跑來跑去。
「何叔叔」叫他兒子來找美華、美玲一起玩,美華卻故意藉口說作業還沒寫完,火速牽著妹妹的手上樓去了。事後美華當然被媽媽唸了一頓,但是美華卻把媽媽的話當作耳邊風,絲毫不在意。
一天,在非用餐時間,一位陌生的太太上門來找媽媽,說她是「何叔叔」請來的媒婆,要來跟媽媽提親!媽媽婉轉的拒絕,說她沒有再婚的打算。自此,「何叔叔」就不再天天來店裡用餐了。
美華班上有小朋友過生日,買大蛋糕請全班一起分享;美華想到自己的生日也快到了,她也想邀請幾位好朋友來家裡慶生,她怕買蛋糕會花很多錢,所以她打算請媽媽煮越南小吃,招待她的好朋友。
美華把她的計畫告訴媽媽,媽媽答應之後,她才邀請自己的三位好朋友來店裡慶生。媽媽準備幾種不同口味的河粉,讓她們自己分著吃,同學們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
媽媽還準備了「鴨仔蛋」招待小朋友們,三位同學本來都嚇得不敢吃,經由美華大力鼓吹,一聽說可以養顏美容,基於愛美的心態,鼓起勇氣試吃,也就接受這道越南名點了。
學校要舉辦園遊會,大家上課時討論班上要賣什麼。有小朋友提議,說可以請美華的媽媽來幫忙賣越南小吃,因為她們去吃過,真的非常美味。老師徵詢美華的意見,美華說她無法決定,要回家問媽媽才知道。
當天放學回家,美華馬上詢問媽媽的意見,沒想到此時老師也來店裡拜訪媽媽,討論這件事。媽媽欣然同意,說煮乾拌河粉和米粉,比較方便、安全;之後媽媽還煮了一碗河粉請老師試吃品嚐,老師吃過之後,也對媽媽的手藝讚譽有加。
園遊會當天,媽媽不但事先備料妥當、現場烹煮河粉和米粉並乾拌,還準備三件傳統越南服裝,讓媽媽、老師和前來幫忙的阿珠阿姨穿,藉此吸引客人上門光顧。
那一天,她們這個攤位的生意非常搶手,連校長和家長會長都來捧場,吃得津津有味,還說可以請媽媽到校開班授課!她們準備的食物提早賣完,很多人想吃都吃不到,媽媽趁機打廣告,說可以去店裡吃,口味選擇更多樣。
爺爺奶奶聽說有人來跟媽媽說媒提親,有點擔心,所以抽空前來詢問。媽媽告訴他們,說自己絕對不會再嫁,再苦也會堅持下去……
好久不見的「何叔叔」終於再度出現,媽媽說,希望他們可以當朋友就好;「何叔叔」問媽媽,以後孩子們長大了,她自己一個人怎麼辦?媽媽說,她可以繼續留在臺灣做生意;大不了自己一個人回越南,畢竟自己「根在越南」。
美華告訴媽媽,為了媽媽,她自己可以不結婚;就算要結婚,也會把媽媽當作「嫁妝」,一起嫁過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